人工智能对专利保护制度的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1-11-23 09:43
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及其广泛应用,对现行专利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可专利性问题,主要涉及发明人资格、专利权归属以及专利审查标准等三个具体问题。就发明人资格而言,人工智能具有成为发明人的客观条件,但仅能享有发明人署名权。在专利权归属问题上,人工智能不具备成为专利权人的客观条件,但人工智能的所有者和应用操作者等参与主体可遵循"约定优先"之规则;无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则按照他们对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所作贡献的重要程度确定专利权归属:通常说来,人工智能的所有者因贡献最大,法律可规定其为专利权的优先获得者;若人工智能的应用操作者能证明自己也作出了实质性的重要贡献,则其可以成为专利权人或与人工智能的所有者一起成为共同专利权人。在专利审查标准方面,可适当提高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三性"审查标准,并引入"绿色性"标准作为其价值导向,以提高人工智能专利的质量水平。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0(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人工智能对发明人资格的挑战与应对
三 人工智能对专利权归属的挑战与应对
四 人工智能对专利审查标准的挑战与应对
1.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新颖性
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创造性
3.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实用性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专利授权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发展[J]. 李宗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2]人工类人格:智能机器人的民法地位——兼论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J]. 杨立新. 求是学刊. 2018(04)
[3]人工智能对专利制度的影响初探[J]. 曹建峰,祝林华.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06)
[4]我国发明专利与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 邓建志,王睿. 时代法学. 2018(02)
[5]人工智能产生的技术成果可专利性及其权利归属研究[J]. 朱雪忠,张广伟. 情报杂志. 2018(02)
[6]人工智能发明成果对专利制度的挑战——以遗传编程为例[J]. 季冬梅. 知识产权. 2017(11)
[7]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8]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J]. 易继明.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513620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50(02)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人工智能对发明人资格的挑战与应对
三 人工智能对专利权归属的挑战与应对
四 人工智能对专利审查标准的挑战与应对
1.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新颖性
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创造性
3.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与实用性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专利授权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发展[J]. 李宗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6)
[2]人工类人格:智能机器人的民法地位——兼论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J]. 杨立新. 求是学刊. 2018(04)
[3]人工智能对专利制度的影响初探[J]. 曹建峰,祝林华.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06)
[4]我国发明专利与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 邓建志,王睿. 时代法学. 2018(02)
[5]人工智能产生的技术成果可专利性及其权利归属研究[J]. 朱雪忠,张广伟. 情报杂志. 2018(02)
[6]人工智能发明成果对专利制度的挑战——以遗传编程为例[J]. 季冬梅. 知识产权. 2017(11)
[7]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J]. 吴汉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8]知识社会中法律的回应性特征[J]. 易继明.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4)
本文编号:3513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51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