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5:55
人工智能相关问题是当前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充分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人工智能异化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人工智能异化现象的实际表现,对人工智能异化的本质和根源进行理论分析,着力于为人工智能异化的消解提供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有利于继续开拓这样一门成长中的新型领域,有利于对于正确看待和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异化现象,有利于正确处理人工智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人工智能异化具体表现为:能力异化、价值异化、交往异化三个方面,其本质是人的异化,其原因包括客体、主体、社会以及主客关系四个层面,消解人工智能异化兼具必要性和可能性,消解人工智能异化要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原则,以人与人工智能相互促进的实践形式为总体思路,并在此大方向下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异化的消解。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涵义、表现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概述
第二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涵义
第三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实质
第三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原因
第一节 直接原因:客体性层面
第二节 深层原因:主体性层面
第三节 助推因素:社会性层面
第四节 根本原因:主客体关系层面
第四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消解
第一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可能性
第三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及其解决进路[J]. 杜严勇. 哲学动态. 2016(09)
[2]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反思[J]. 杜森.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警惕人工智能异化、伪知识泛滥和全民娱乐对人性与文明的危害[J]. 阮朝辉.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8)
[4]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J]. 郝伟,李桂花. 社会科学家. 2015(04)
[5]科技异化克服的文化选择探析——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研究[J]. 郝伟,李桂花.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8)
[6]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及其现实意义[J]. 毛牧然,陈凡.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3(01)
[7]技术异化及其消解可能性问题新解[J]. 王伯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8]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科技异化研究[J]. 陈翠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0)
[9]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J]. 梁丽,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导致科技异化的政治、经济、观念因素[J]. 潘晴燕. 兰州学刊. 2008(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曾静.南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手机技术的异化研究[D]. 潘巧丽.广西大学 2014
[2]论技术异化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D]. 焦莹.中南大学 2012
[3]从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看人工智能哲学的走向[D]. 黄丽场.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1953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涵义、表现及其实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概述
第二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涵义
第三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主要表现
第四节 人工智能异化的实质
第三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原因
第一节 直接原因:客体性层面
第二节 深层原因:主体性层面
第三节 助推因素:社会性层面
第四节 根本原因:主客体关系层面
第四章 人工智能异化的消解
第一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可能性
第三节 消解人工智能异化的实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安全问题及其解决进路[J]. 杜严勇. 哲学动态. 2016(09)
[2]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反思[J]. 杜森.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3]警惕人工智能异化、伪知识泛滥和全民娱乐对人性与文明的危害[J]. 阮朝辉.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8)
[4]马克思“生存论”视域下的科技异化探析[J]. 郝伟,李桂花. 社会科学家. 2015(04)
[5]科技异化克服的文化选择探析——基于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研究[J]. 郝伟,李桂花.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8)
[6]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及其现实意义[J]. 毛牧然,陈凡.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3(01)
[7]技术异化及其消解可能性问题新解[J]. 王伯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8]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科技异化研究[J]. 陈翠芳.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0)
[9]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J]. 梁丽,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10]导致科技异化的政治、经济、观念因素[J]. 潘晴燕. 兰州学刊. 2008(01)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曾静.南开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手机技术的异化研究[D]. 潘巧丽.广西大学 2014
[2]论技术异化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D]. 焦莹.中南大学 2012
[3]从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看人工智能哲学的走向[D]. 黄丽场.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1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681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