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视域下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研究——基于开放大学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7 20:48
5G与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与融入教育,为高校实施教学改革、实现智慧教育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开放大学的智慧学习空间模型是基于"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构建依据、空间内容、空间功能、构建路径四个方面构建的。以该模型为基础,以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调查和SPSS分析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践发现:开放大学整合社会和企业资源所构建的智慧学习空间能够有效支持教学,学习者对学习空间构建和应用的整体认同度高;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学习空间各个维度的认同度方面有明显差异;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方法与学习空间的设施设备、技术支持、资源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服务、互动协作,均显著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空间的认同度;学习者对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意义、特征和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性。为此,基于智能时代的学习观,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应以智慧教育为目标,发挥智慧学习空间的教与学效用,以实现教与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AI+5G”视域下的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及现存问题
三、“5G+AI”视域下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
(一)构建依据
(二)空间内容
(三)空间功能
(四)构建路径
1. 整合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基于智能技术架构学习空间与智慧服务平台
2. 加强空间内容建设,基于学习分析技术推送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掌握能力
3. 响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施个体诊断并推荐学习路径,促进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
4. 基于联通交互构建协同增效的智慧学习社群,增强空间协作性,培养学习者的合作交流能力
5. 基于人机交互和情境感知,打造体验式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6. 基于学习全过程的数字画像进行智慧学习评价,挖掘并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5G+AI”视域下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的实践检验
(一)样本选取
(二)研究量表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数据分析
1. 描述性与正态性检验分析———对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评价概况
2. 相关分析———不同维度题项与智慧学习空间学习认可度的相关性分析
3. 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人群满意度差异情况
4. 响应率和普及率分析———对智慧学习空间的认识情况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以层次分析法为视角[J]. 曹静仁.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06)
[2]空间转向中的场所感: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研究新视角[J]. 赵瑞军,陈向东.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5)
[3]《地平线报告》之关键趋势与重大挑战:演进与分析——基于2015-2019年高等教育版[J]. 金慧,沈宁丽,王梦钰.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4)
[4]来路与进路:5G+AI技术场域中的教与学新审视[J]. 张坤颖,薛赵红,程婷,王家云,张家年.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5]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 林琳,沈书生.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6]“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J]. 曹永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7]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兼论“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学习空间未来发展[J]. 塔卫刚,张际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6)
[8]整合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支架的翻转课堂研究——面向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 姚巧红,修誉晏,李玉斌,陈小格. 中国远程教育. 2018(11)
[9]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启示[J]. 金慧,邵钰,胡盈滢.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5)
[10]操作看得见的“场”——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七[J]. 蔡苏,刘恩睿,张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06)
硕士论文
[1]VR课堂—塔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D]. 高博.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研究[D]. 韦云.扬州大学 2018
[3]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D]. 金振威.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留言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栋.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基于Ajax的协同学习虚拟社区的设计研究[D]. 吴新刚.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062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AI+5G”视域下的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及现存问题
三、“5G+AI”视域下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的构建
(一)构建依据
(二)空间内容
(三)空间功能
(四)构建路径
1. 整合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基于智能技术架构学习空间与智慧服务平台
2. 加强空间内容建设,基于学习分析技术推送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掌握能力
3. 响应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施个体诊断并推荐学习路径,促进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
4. 基于联通交互构建协同增效的智慧学习社群,增强空间协作性,培养学习者的合作交流能力
5. 基于人机交互和情境感知,打造体验式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6. 基于学习全过程的数字画像进行智慧学习评价,挖掘并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5G+AI”视域下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的实践检验
(一)样本选取
(二)研究量表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数据分析
1. 描述性与正态性检验分析———对开放大学智慧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评价概况
2. 相关分析———不同维度题项与智慧学习空间学习认可度的相关性分析
3. 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性别人群满意度差异情况
4. 响应率和普及率分析———对智慧学习空间的认识情况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以层次分析法为视角[J]. 曹静仁.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9(06)
[2]空间转向中的场所感: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研究新视角[J]. 赵瑞军,陈向东.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5)
[3]《地平线报告》之关键趋势与重大挑战:演进与分析——基于2015-2019年高等教育版[J]. 金慧,沈宁丽,王梦钰.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4)
[4]来路与进路:5G+AI技术场域中的教与学新审视[J]. 张坤颖,薛赵红,程婷,王家云,张家年.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5]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 林琳,沈书生.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3)
[6]“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J]. 曹永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7]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兼论“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学习空间未来发展[J]. 塔卫刚,张际平.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6)
[8]整合网络学习空间和学习支架的翻转课堂研究——面向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践[J]. 姚巧红,修誉晏,李玉斌,陈小格. 中国远程教育. 2018(11)
[9]智能化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创新——《地平线报告》(2018高等教育版)启示[J]. 金慧,邵钰,胡盈滢. 远程教育杂志. 2018(05)
[10]操作看得见的“场”——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七[J]. 蔡苏,刘恩睿,张鹏.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06)
硕士论文
[1]VR课堂—塔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的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D]. 高博.山东建筑大学 2019
[2]基于增强现实的幼儿美术体验学习活动效果研究[D]. 韦云.扬州大学 2018
[3]移动学习环境下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D]. 金振威.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留言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栋.电子科技大学 2014
[5]基于Ajax的协同学习虚拟社区的设计研究[D]. 吴新刚.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0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72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