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于人的存在论变革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3-10-30 17:52
人工智能的影响终究在于人自身,在马克思的存在论视阈下对之加以研究尤为必要。以"存在"维度观察,人工智能虽发端和借由人类智能来实现,却以异质的"自为存在"获得了新的"类存在物"资格。人工智能崛起在人之身体存在、关系存在、实践存在和生活存在等层面掀发了一场深刻的存在论变革,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以劳动无用化、自由新异化、隐私牟利化、存在终结化等为关键表征的"存在隐忧"。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规范和构建一种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存在理性",即立法意义上的"人类智能的自限"和"资本的他限"。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一种比照于人类智能的“类存在”理解
二、人工智能之于人的存在论变革
(一)身体的非自然化与人之生命存在的超人类变革
(二)智能机器的介入与人之关系存在的机器转向
(三)实践的智能增强与人之实践存在的主体变革
(四)生活的智能化与智能社会的形塑
三、变革中的焦虑:人之“存在隐忧”
(一)人工智能与人之劳动的“无用化”隐忧
(二)人工智能与人之自由的“新异化”隐忧
(三)人工智能与人之隐私的“牟利化”隐忧
(四)人工智能与人之存在的“终结化”隐忧
四、总结与思考
本文编号:385891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人工智能:一种比照于人类智能的“类存在”理解
二、人工智能之于人的存在论变革
(一)身体的非自然化与人之生命存在的超人类变革
(二)智能机器的介入与人之关系存在的机器转向
(三)实践的智能增强与人之实践存在的主体变革
(四)生活的智能化与智能社会的形塑
三、变革中的焦虑:人之“存在隐忧”
(一)人工智能与人之劳动的“无用化”隐忧
(二)人工智能与人之自由的“新异化”隐忧
(三)人工智能与人之隐私的“牟利化”隐忧
(四)人工智能与人之存在的“终结化”隐忧
四、总结与思考
本文编号:3858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85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