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治疗乳腺癌小鼠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17:14
目的:观察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对乳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T1乳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组、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14天、21天后分别每组处死5只小鼠取材,剩余小鼠给药直至死亡。测定移植瘤瘤质量和肺转移结节数,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期,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瘤组织中HSPG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测定瘤组织m TOR m RNA的表达。结果:给药14天后中药高剂量组的抑瘤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给药21天后中药高、中剂量组的抑瘤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给药14天后中药高剂量组肺转移抑制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给药21天后中药高、中剂量组肺转移抑制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各给药组生存期均长于模型组,其中中药中剂量组的生存期最长。给药14天后中药高剂量组血清、瘤组织中HSPG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给药21天后中药高、中剂量组血清、瘤组织中HSPG表达水平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5)。给药14...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西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分子分型
1.1.2 临床分期
1.1.3 治疗方法
1.2 中医干预乳腺癌生长转移的研究进展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近况
1.3 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概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2.1.2 实验药物
2.1.3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4T1 细胞的培养
2.2.2 动物饲养条件
2.2.3 造模及分组
2.2.4 给药方法
2.2.5 称取原位瘤瘤质量及计算抑瘤率
2.2.6 观察肺转移结节数及计算肺转移抑制率
2.2.7 观察生存期
2.2.8 Elisa检测瘤组织、血清中HSPG的表达
2.2.9 Real-Time PCR法测定瘤组织mTOR mRNA的表达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原位瘤瘤质量及抑瘤率
3.2 各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及肺转移抑制率
3.3 各组小鼠生存期的比较
3.4 各组小鼠血清及瘤组织中HSPG的表达
3.5 各组小鼠瘤组织中mTOR mRNA的表达
4 讨论
4.1 组方依据
4.1.1 乳腺癌生长转移的病机分析
4.1.2 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的方药分析
4.2 阳性对照依据
4.3 HSPG
4.4 mTOR
4.5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4.5.1 药效分析
4.5.2 机制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72793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西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1.1 分子分型
1.1.2 临床分期
1.1.3 治疗方法
1.2 中医干预乳腺癌生长转移的研究进展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近况
1.3 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概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瘤株
2.1.2 实验药物
2.1.3 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4T1 细胞的培养
2.2.2 动物饲养条件
2.2.3 造模及分组
2.2.4 给药方法
2.2.5 称取原位瘤瘤质量及计算抑瘤率
2.2.6 观察肺转移结节数及计算肺转移抑制率
2.2.7 观察生存期
2.2.8 Elisa检测瘤组织、血清中HSPG的表达
2.2.9 Real-Time PCR法测定瘤组织mTOR mRNA的表达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原位瘤瘤质量及抑瘤率
3.2 各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及肺转移抑制率
3.3 各组小鼠生存期的比较
3.4 各组小鼠血清及瘤组织中HSPG的表达
3.5 各组小鼠瘤组织中mTOR mRNA的表达
4 讨论
4.1 组方依据
4.1.1 乳腺癌生长转移的病机分析
4.1.2 抑癌扶正平衡Ⅱ号方的方药分析
4.2 阳性对照依据
4.3 HSPG
4.4 mTOR
4.5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4.5.1 药效分析
4.5.2 机制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72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87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