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4 12:10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针对目前就业不乐观的现状,本文结合华南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知识结构需求,提出对应用型人才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打造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助学子就业起航。

关键词:软件工程;教学实践;一体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目前全球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平均在15%~20%,远远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近1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以平均30%的速度飞速发展,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软件行业人才每年的缺口将高达30万。然而,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现“橄榄型”,每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就业困难,企业却招聘不到所需要的软件人才[1]。同时,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2]。国务院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要求聚集社会所有力量,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培养毕业生的高校,更应该多管齐下,拓宽学子就业的渠道,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适当地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为此,本文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

1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分析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在现阶段应体现国际性、多元化、本地化和工程化的特点。软件行业深切感到这四方面人才培养的迫切性[3]。目前,企业对IT人才的

主要需求:(1)有编程开发经验的人——编程和测试人员;(2)有编程项目开发经验的人——系统设计人员;(3)有系统整合项目开发经验的人——网路架构设计人员;(4)有销售经验的人——销售前技术支持;(5) 有项目管理经验的人——项目经理;(6)有项目服务和技术支持经验的人——技术支持。

IT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到岗就能产生效益的人才。然而,现在45%的毕业生不能一次性就业;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更是面临着裁员,而对于所招聘到的人才,还需耗费3~6个月的培训,否则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尖锐化(见表1)[4]。

表1 传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一般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常见IT企业招聘广告

培养方向: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系统维护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8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08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