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前背景骨架区域随机点对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

发布时间:2017-10-24 12:11

  本文关键词:前背景骨架区域随机点对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车标识别 点对特征 前背景区域 骨架区域 随机取点 交叉配对


【摘要】:目的现有的车标识别算法均为各种经典的图像特征算子结合不同的分类器组合而成,均未分析车标图像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车标图像的灰度特征和结构特征,提出了一种前背景骨架区域随机点对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方法本文算法将标准车标图像分为前景区域和背景区域,分别提取前、背景的骨架区域,在其中进行随机取点,形成点对,通过进行点对的有效性判断,提取能表示车标的点对特征。点对特征表示两点周围局部区域的相似关系,反映了实际车标成像过程中车标图案部分与背景部分的灰度明暗关系。结果在卡口系统截取的19 044张车标图像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仅基于灰度特征的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点对特征识别方法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识别率达到了95.7%。在弱光照条件下,本文算法的识别算法效果同样优于其他仅基于灰度特征的识别方法,识别率达到了87.2%。结论本文提出的前背景骨架区域随机点对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结合了车标图像的灰度特征和结构特征,在进行车标的描述上具有独特性和排他性,有效地提高了车标的识别率,尤其是在弱光照条件下,本文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可视化与协同计算研究室;
【关键词】车标识别 点对特征 前背景区域 骨架区域 随机取点 交叉配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0167)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401b042009)~~
【分类号】:TP391.41
【正文快照】: 余烨,聂振兴,金强,王江明第21卷/第10期/2016年10月前背景骨架区域随机点对策略驱动下的车标识别方法0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拥有量的增加,借助车辆为作案工具的案件也随之增加。在进行此类案件的侦破时,由于盗用车牌号、污损车牌、摘除车牌等手段的使用,使得目前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水才;俞鸿魁;吕学强;李渝勤;;基于大规模语料的新词语识别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3期

2 苏家洪;;试述人脸识别新技术及编辑识别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7期

3 高春庚;孙建国;;基于统计的人脸识别方法综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马彬;洪宇;杨雪蓉;姚建民;朱巧明;;基于语义依存线索的事件关系识别方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马彬;洪宇;杨雪蓉;姚建民;朱巧明;;基于推理线索构建的事件关系识别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吕冬梅,刘燕萍,李云凯;一个新的机械图纸识别方法[J];信息技术;2001年03期

7 刘志鹏,魏君;基于神经网络的集装箱编号识别方法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02年09期

8 贺敏;龚才春;张华平;程学旗;;一种基于大规模语料的新词识别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1期

9 董世都;黄同愿;王华秋;王森;杨小帆;;半边人脸识别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07期

10 方晓春;;一种优化的角色识别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凯;;建立多维数据异常点识别方法的尝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张朋柱;韩崇昭;万百五;;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中的问题识别方法与实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3 刘丽兰;刘宏昭;;时间序列模型的识别方法[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苗振伟;许勇;杨军;;超声波人脸识别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5 罗智勇;宋柔;荀恩东;;一种基于可信度的人名识别方法[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茜;郑峥;亢一澜;王娟;仇巍;;基于海量实测数据的反演识别方法与盾构装备载荷的力学建模[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赵锐;陈光发;;军事口令识别的Fuzzy方法探讨[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8 骆玉荣;刘建丽;史晓涛;;一种自动车窗识别方法的设计与实现[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崔凯华;王国庆;方剑青;李红军;贾俊波;马超;赵烨;张东辉;;基于声模态分析的材料识别方法研究[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10 李洪东;梁逸曾;张志敏;;酵母蛋白组中原生肽识别方法的探索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信息学与化学计量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春道;甲鱼优劣及雌雄的识别方法[N];北京科技报;2003年

2 庞席堂;假币的识别方法[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3 王修增;手机被盗号的6种识别方法[N];中国保险报;2003年

4 张侃;正品手机电池识别方法[N];通信产业报;2000年

5 潘 治;德国开发出癌症早期识别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新华社记者 段世文;产权证识别方法[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金亮;机器人的情感[N];中国医药报;2001年

8 黄璐;识别假火车票有绝招[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9 宗绍纯;如何识别是纯奶还是奶饮料?[N];国际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腾;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表面裂纹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徐训;线性与非线性结构动力荷载识别方法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付文亮;基于FPGA的高性能应用层协议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飞飞;基于特征表示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黄仕建;视频序列中人体行为的低秩表达与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6 张航;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皮棉中地膜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7 张莉莉;竞优特征的群识别方法及其应用[D];东北大学;2010年

8 陈绵书;计算机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叶俊勇;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何光辉;四种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珂琼;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彭姣丽;针对多表情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代秀丽;基于半监督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4 易磊;基于两阶段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彦;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田晓霞;运动想象EEG的识别方法及在上肢康复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杨俊涛;基于分数谱时频特征的SAR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宋洪伟;基于模糊集合的汉语主观句识别方法研究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贾博轩;基于手机传感器的人类复杂行为识别方法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10 范玲;Link-11数据链信号的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88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088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