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与度量:软件工程角度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与度量:软件工程角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合肥工业大学》 2010年
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与度量:软件工程角度的研究
周萌
【摘要】:科学理论的不断突破将工程技术带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而工程技术的成功应用则离不开工程学的指导。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内有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生物技术领域内有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但是作为软件产业的第一近邻,集成电路产业至今没有独立的工程学。 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任何其他技术领域所罕见的,给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带来了持久的巨大压力。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提高设计能力不懈地努力着,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EDA)、设计方法学、硬件描述语言(HDL)等,但至今没有系统的工程学研究。本文尝试借鉴软件工程学的成功经验,探讨建立集成电路工程学的可能性,提出了以软件工程学为参考系的集成电路工程学研究方法。在具体研究内容上,以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度量方法学为参考,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为核心,将质量模型、质量度量和质量改进方法等工程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IP的设计流程与评测过程中。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从工程学角度研究了集成电路设计能力间距,系统地概述了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与软件工程之间存在的技术转移,从工程管理层面上给出了集成电路工程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在集成电路工程学框架内,论文对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集成电路IP质量的两级定义。将软件测量和度量理论模型移植到集成电路IP领域,首次提出了包括五类质量活动在内的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系统,为控制和改进集成电路IP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以质量活动定义为线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系统分类及综述; 3.基于软件质量定义模型结构,提出一个适用于集成电路IP质量标准定义的质量模型。首次提出了IP质量模型的关系数据库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Web的质量认证系统实现过程; 4.定义了集成电路IP的黑盒评测过程,在对软件组件工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组件评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在集成电路IP黑盒评测过程中。实现了基于可交付项的IP质量评测框架,首次提出使用层次分析法来改进IP质量评测中数据处理过程的思想,改进后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有了较大改善; 5.定义了一组反映设计质量的度量,提出了设计质量控制策略概念。首次提出并定义了基于XML Schema的标准化度量数据描述格式,并以该数据格式为核心,实现了在设计流程中自动化收集与分析度量数据的应用系统,在不同平台下的实验表明该系统具备较强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6.首次将软件重构技术用于集成电路IP质量改进活动中。参考软件重构过程定义了一个规范化的集成电路IP质量改进流程。以硬件描述语言为目标,定义了硬件代码基本重构操作,并将其应用于硬件微架构改进过程中。最后以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Viterbi解码器为例,对重构方法的相关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论文建立的IP质量评测系统和度量程序正在应用于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论文提出的数据描述标准等项内容目前正在“工信部集成电路IP标准工作组”-“国家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IEEE-QIP质量标准工作组”的框架下深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N40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旭光,丁佶春,张岩;软件度量数据的建模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5期
2 常金玲;;基于PDCA的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模型[J];情报科学;2006年04期
3 王青;基于ISO9000的软件质量保证模型[J];软件学报;2001年12期
4 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软件学报;2005年01期
5 武占春;王青;李明树;;一种基于PDCA的软件过程控制与改进模型[J];软件学报;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溯;集成电路工程学及IP评测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淑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SA动态演化模型的构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李德水;;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展望[J];办公自动化;2006年13期
3 王博然;苏钢;;软件工程的历史与发展趋势[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费丽;何玉敏;吴超英;武银涛;;金和软件公司基于CMMI的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王希敏;蔡志明;;水声信息系统仿真软件构架模型[J];兵工学报;2007年04期
6 陈艳;彭伟;张旭;蔡会德;;面向林业资源管理和决策的GridGIS体系结构研究与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7 柴晟;;应用CMM框架控制软件过程的要素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王爱国;陈伟;陈辉林;关春喜;;基于构件技术的中间件开发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9 李岩芳,张仁龙;基于分层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在日立ERP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尹锋;;软件工程的若干热点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元平;唐雁;曾一;林梅;;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樊翀;徐光明;;浅析软件工程中软件设计的表现力和实现力[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殷脂;殷卫红;曹渠江;;网构软件协作中的信任冲突博弈分析[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4 郑敏;毛景泓;易可可;徐冬梅;;PDCA方法在e-HR系统实施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宁生;;中间件技术在舰载作战指挥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吴宁生;董光波;曾庆虎;高效;;基于面向服务和组件技术的雷达组网系统架构方法[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面向钢铁质量过程控制的分布式并行软件框架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付晓东;Web服务组合服务质量保障关键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熊小刚;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珊;REST式GIS服务聚合研究及软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代飞;基于EPMM的软件演化过程模型验证[D];云南大学;2011年
6 任炳昱;高拱坝施工实时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董孟高;基于Agent的自适应系统运行机制及其构造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魏登萍;语义Web服务发现中匹配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谢梅隆;狭义项目群管理分析及其在软件外包企业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李克文;软件质量测评模型与测试数据生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海春;C_net到可编译表达式的映射方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钰;基于有机计算的动漫渲染集群系统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佳荟;基于信任度量的网构软件动态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路欢欢;基于反射理论的DDS体系结构动态演化框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向楷;软件构件的可信评价及其组装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覃祖聪;兰州大学辅导员甄选机制创新方案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徐振淮;基于MVC设计模式的医院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海东;某银行软件外包质量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惠芬;基于GIS的草原生态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玉文;基于软构件复用技术的ERP系统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风举,朱明程;芯片设计中的IP技术[J];半导体技术;2001年10期
2 孟庆,何乐年,沈海斌,严晓浪;基于事务的SoC验证策略[J];半导体技术;2002年06期
3 张溯,高明伦,李丽,林慧君;SOC重用设计中的IP库技术[J];电子产品世界;2003年Z2期
4 许居衍;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工业──对微电子工业的一点认识[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年03期
5 杨芙清,梅宏,吕建,金芝;浅论软件技术发展[J];电子学报;2002年S1期
6 杨芙清,梅宏,李克勤;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J];电子学报;1999年02期
7 尉梅,王治和;AHP在软件质量度量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8 李庆如,麦中凡;域分析:为软件重用产生有用的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年10期
9 杨芙清;;软件复用及相关技术[J];计算机科学;1999年05期
10 杨芙清;梅宏;李克勤;袁望洪;吴穹;;支持构件复用的青鸟Ⅲ型系统概述[J];计算机科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越,陈常嘉,张宝贤,张骏温;IP网络中的两种路由模型[J];铁道学报;1999年05期
2 Stephen Von Rump;视频通信的未来趋势[J];电信科学;2000年03期
3 黄东霖;基于IP的多媒体通信平台——H.323系统应用的探讨[J];电信科学;2000年06期
4 付海涛,彭雷震,乔华;VLAN技术在提高网络传输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0年S1期
5 温蜀山,李乐民,孙海荣;宽带IP网络发展研究[J];四川通信技术;2000年01期
6 ;以MPLS技术支持全新虚拟专用网[J];现代电信科技;2000年01期
7 韩鼎金;北京市电信公司IP网络现状及发展[J];电信建设;2001年05期
8 齐江,乔耀军,迟楠,唐威,陈树强;基于WDM宽带无源光网络中IP业务的接入[J];高技术通讯;2001年02期
9 王晓东,高振明,陈默;基于IP网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网络;2001年04期
10 季晓飞,范戈;一种半双工EPON接入方案[J];光通信技术;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黎;陈险峰;;IP影像板的使用与保养[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力纬;罗宏伟;;IP核质量与可靠性评测流程研究[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罗建虹;杜雪芳;;网络IP化演进中的传送网与数据网维护融合初探[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颜哲;田泽;韩炜;;多标准视频显示控制器IP核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一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A辑)[C];2011年
5 向九松;季鸿宇;柏林;;精品IP综合承载网构建思路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宋军;;IP网络和光网络统一调度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王培国;郑军;;IP多媒体子系统及其增值业务分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Ip应用与增值电信技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幼平;;IP网络标度的涌现与平抑[A];第六届全国网络科学论坛暨第二届全国混沌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夏勇;何晶;张伟;;一种融合网络宽带IP互动电视技术方案[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10 胡喆;;IP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邢小萍;[N];网络世界;2009年
2 ;[N];人民邮电;2010年
3 顾笑冰;[N];人民邮电;2009年
4 逢丹;[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N];网络世界;2001年
6 李彤;[N];人民邮电;2009年
7 本报记者 冯晓伟 李映;[N];中国电子报;2010年
8 锋;[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记者 张铭;[N];上海金融报;2000年
10 ;[N];人民邮电;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可;IP网络流量规划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秦字兴;中国电信市场环境下的中颗粒IP网络工程成本模型[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刘银龙;无线异构IP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卜佑军;IP网多路径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晏坚;低轨卫星星座网络IP路由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包力尔;移动IP中的切换及移动性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乔焰;基于主动探测的IP网故障诊断与丢包率推理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杨波;基于公钥自证明路由通告验证的IP前缀劫持防范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黄鹂声;基于被动测量的IP网络性能与故障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国盛;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浩鑫;非易失性存储器IP的功能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古天野;基于效用函数的移动IP切换策略冲突消解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周翔;利用网络侦测技术实现IP网络规划[D];复旦大学;2010年
4 沈文光;广东移动2G网络软交换设备IP化改造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王蕊;电信运营商呼叫中心IP化改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李祺;昆明电信IP综合承载网网络结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许一;IP网络质量评估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周韵文;基于主动测量的IP网络QoS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冯波;基于概率包标记的IP追踪研究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健;信息隐藏IP核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集成电路IP质量管理与度量:软件工程角度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4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1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