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一种基于标签传递和变权的半监督模糊聚类方法

发布时间:2017-12-11 07:35

  本文关键词:一种基于标签传递和变权的半监督模糊聚类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半监督算法 标签传递 模糊聚类


【摘要】:提出了一类基于标签传递的半监督模糊聚类模型,得到了其隶属度和聚类中心的、具有简洁形式的迭代求解公式.设计了一种算法将已知的类别标签传递给未标签数据,这些类别标签可以合理、有效地作用于整个数据集,从而增加了标签数据的作用.在人工数据集、乳腺癌数据集以及黄瓜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聚类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泉州师范学院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K2013037)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项目(JA14262)
【分类号】:TP311.13
【正文快照】: 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的目的是把一个数据集X={xk},k=1,2,…,n按照数据结构分成若干类别.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聚类算法有k-means[1],fuzzy c-means(FCM)[2]等,它们可以根据数据之间的距离信息,将相似的数据聚成一类,而将不相似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类别.与聚类算法不同,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伟轩,翁良科,郑小年,周永萱;发声器件的模糊聚类[J];华中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许本辉;用电脑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1997年04期

3 黄凤岗,孙文彦,宋克欧;模糊聚类网中多对一映射的实现[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4 双凯,董守平;粒子成像测速图像的模糊聚类识别[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5 王艳玮,樊其瑾,彭炎午;基于模糊聚类的产品合理子装配划分[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6 张晓杰;;实现工程结构构件模糊聚类归并的冗余聚类筛除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年02期

7 王纬;王妍;黄山;;模糊聚类功能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6期

8 柴世红;康正军;;基于模糊聚类的网站用户分类[J];甘肃科技;2008年03期

9 王纬;王妍;黄山;;模糊聚类的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5期

10 张东生;季超;郑文奎;;基于模糊聚类的考试分析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辉;李在铭;;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阀值处理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2 李小平;焦李成;;信息颗粒在数据模糊聚类中的应用与构造[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潘薇;游志胜;吴濵;王宁;;基于模糊聚类和卡尔曼滤波的运动目标检测[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洪志令;姜青山;董槐林;;模糊聚类中判别聚类有效性的新指标[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5 王平;;基于动态模糊聚类的输出数据一致表决容错方法[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李丹丹;;基于遗传模糊聚类的电子商务推荐算法[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顾峥;康晓文;孙熙杉;吴朝霞;王石;刘亚强;金永杰;;基于模糊聚类的MicroPET前端探测器晶体像素单元识别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顾峥;康晓文;孙熙杉;吴朝霞;王石;刘亚强;金永杰;;基于模糊聚类的MicroPET前端探测器晶体像素单元识别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9 杜长海;吉根林;;模糊聚类的最大树法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生;模糊聚类的组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晨菲;半监督模糊聚类集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汉涛;模糊聚类集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敏慧;基于模糊聚类的色选机上位软件系统研究与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4 胡小松;模糊聚类在规则空间中的应用及补救策略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利东;基于模糊聚类的网络合作学习研究及其算法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兵;基于模糊聚类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贵娟;模糊聚类技术在心电波形分类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8 闫会苍;基于模糊聚类的智能推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唐明会;模糊聚类有效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王松岩;基于模糊聚类的汉语教学系统学习用户分类方法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77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277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