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的心理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交媒体用户隐私关注的心理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隐私关注 隐私计算 隐私意识 隐私经历 隐私披露 用户心理
【摘要】: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基金】: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计划项目“互联网信息扩散的社会计算研究”(20000-31121400)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TP309
【正文快照】: 1引言信息隐私越来越受到互联网各参与方的关注,包括网络平台、平台用户、政府及第三方等。《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指出: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91%的网民认为其身份证和手机号曾经通过网络被公开过;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姝;王渊;王刊良;;互联网环境中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隐私关注量表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锡荣;杨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概念、分类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高锡荣;杨康;;影响互联网用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4期
3 王忠;赵惠;;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的隐私顾虑研究——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11期
4 齐荣;;用户隐私研究综述[J];软件;2015年01期
5 杨宏玲;张婷;赵妍;;员工信息隐私关注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J];预测;2013年05期
6 李雪;许晓东;;网络隐私问题的国际研究分析[J];现代情报;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坤;基于联合分析法的用户隐私保护策略偏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丁云强;Web2.0下的网络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孟欣;试论国内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用户隐私保护[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侯瑾;ICT环境下个体隐私感知与保护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5 孟燕;隐私关注与在线个性化定制系统用户采纳行为的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6 刘雯雯;隐私关注对用户手机支付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孙超;消费者对社交网络平台采纳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李冰心;隐私关注与社交网站用户参与意愿的关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李慧东;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效果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宋卓峗;隐私关注对行为定向网络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雪燕;李树茁;;西方社会性别概念及其测量的回顾与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晓;王丹;;图书馆用户隐私问题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13年02期
2 盖述功;;涉嫌泄露亿万用户隐私 360危及生死[J];网友世界;2011年02期
3 李晓飞;;云计算环境下的用户隐私问题浅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麦范金;张兴旺;李晨晖;;云图书馆中移动用户隐私五维保护模型的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5 黄京君;;图书馆用户隐私信息自我保护意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S2期
6 季一木;匡子卓;康家邦;孙延鹏;潘俏羽;;云环境下用户隐私属性及其分类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5期
7 李怡锐;;浅析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用户隐私政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年12期
8 香江波;;脸谱商业模式引发欧美用户隐私权争议[J];传媒;2012年07期
9 罗曼;论图书馆用户的隐私保护[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1期
10 陈嘉慧;;图书馆服务中用户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万兴;袁梅;吴荣;;对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A];图书馆联盟建设与发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张绪旺;360驳“窃取用户隐私”等九大质疑[N];北京商报;2013年
2 金耀星;大数据时代如何立法保护用户隐私[N];人民邮电;2014年
3 记者 樊宇 蒋旭峰;保护网络隐私权,美政府设7原则[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记者 孙奇茹;苹果承认可提取用户隐私[N];北京日报;2014年
5 ;大部分移动应用侵犯用户隐私[N];网络世界;2014年
6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别真的把网友当围观群众[N];杭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武晓黎;公开托管源代码:提升用户隐私保护力度[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程武;360回应“用户隐私泄露”[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你的智能手机正在泄密吗[N];文汇报;2012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郑梅云;智能手机窃听软件横行 用户隐私“裸奔”何时休?[N];通信信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Herbert Gustav Yankson;基于位置连续查询服务的用户隐私保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征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及隐私信息扩散规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海清;电商个性化推荐采纳中用户隐私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朱晨菊;LBS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龙凤;公有云中针对服务提供商的用户隐私保护[D];湘潭大学;2015年
4 王海东;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立法保护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吴苍龙;信息技术变革对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1年
6 王智强;移动数字版权管理中用户隐私保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7 马晓君;面向社会网络的用户隐私分析与保护[D];山东大学;2012年
8 鲁亚峰;Android系统上基于权限组合的用户隐私保护[D];南京大学;2013年
9 魏红硕;移动互联网用户隐私关注与采纳行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安昭宇;社交App中LBS用户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77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27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