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合作目标的单相机空间位姿测量方法
本文关键词: 单目视觉 二维合作目标 位姿测量 空间交会对接 出处:《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空间交会对接的近距离位姿测量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二维合作目标位姿解算算法。为方便空中移动平台的调整以满足特定的位姿关系,引入了一种新的姿态角定义方法,此方法定义的三个姿态角可以作为平台姿态调整的反馈量且不受旋转顺序的限制。平面模型相对于相机坐标系的三个姿态角和位置向量可通过平面单应矩阵直接导出。在测量实验中,算法基于DSP平台实现,合作目标由4个共面LED光源构成,测量值基准由高精度倾角传感器和全站仪获得。对空间位置变化范围为2m×2m,姿态角变化范围为-30°~30°的目标平面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0.88%的相对位置定位误差和最大为0.996°的姿态角测量误差,且单帧算法的解算速度仅为0.25ms。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ose range position and attitude measurement of space rendezvous and docking, a two dimensional cooperative target pose resolution algorithm based on monocular vision is proposed to facilitate the adjustment of the aerial mobile platform to meet the specific pose relationship. A new attitude angle defini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he three attitude angles defined by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as feedback of platform attitude adjustment and are not limited by rotation order. The three attitude angles and position vectors of plane model relative to camera coordinate system can be directly obtained by plane monoclinic matrix. In the measurement experiment. The algorithm is based on DSP platform. The cooperative target is composed of four coplanar LED light sources. The measurement datum is obtained by high precision inclination sensor and total station instrument. The variation range of spatial position is 2m 脳 2m. The target plane with a range of -30 掳and 30 掳i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realize the relative position positioning error of 0.88% and the attitude angle measurement error with the maximum of 0.996 掳. The solution speed of single frame algorithm is only 0.25 M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微光机电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P391.41
【正文快照】: 1引言单目视觉测量系统[1-2]结构简单、测量视场大、实时性强且测量精度高,已广泛应用于空间交会对接[3]、自动检测设备等航天航空领域。单目测量系统利用单相机成像,根据成像模型建立空间目标点与对应像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解算目标点相对于相机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目前,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宇峰;全R型弹性元件机器人手部位姿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0年03期
2 王殿君;刘淑晶;任福君;王茁;孟庆鑫;;“穿地龙”机器人及其位姿检测系统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12期
3 郝颖明;朱枫;欧锦军;吴清潇;周静;付双飞;;基于点特征的位姿测量系统鲁棒性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8年07期
4 刘伟;赵剑波;高峰;戚开诚;;基于相对坐标的机器人末端位姿测量方法[J];机器人;2009年01期
5 王慧;许琢;;掘进机器人的位姿检测与机体定位[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8期
6 严国全;张学锋;余利;李博;叶荫球;;乒乓球机器人球拍位姿的确定[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3年04期
7 王超;张晓琳;唐文彦;王军;马强;;大尺寸箭弹质量特性测量过程中位姿标定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4年01期
8 孙先逵;秦岚;;一种新型非接触位姿检测系统研究[J];光电工程;2007年01期
9 欧锦军;朱枫;吴清潇;周静;付双飞;郝颖明;;位姿测量结果对标定误差的鲁棒性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7期
10 李绣峰,刘桂雄,谢存禧;一种机器人螺纹装配位姿调整新方法的理论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沙晶晶;陈志平;施浒立;吕兴荣;;基于悬丝机构的目标飞行物位姿解算分析与实现[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吴勇;郝矿荣;丁永生;张淑平;;基于视觉位姿的机器人测速系统[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叶榛;项安波;陶品;朱绍文;;基于PSD的动态位姿检测技术[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8年
4 郝颖明;朱枫;;视觉位姿测量中的点状目标中心自适应定位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田原;董爱锋;;一种摄像机和激光指向仪相对位姿标定方法[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0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2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徐旭明;叶榛;张再兴;王家^,
本文编号:1445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44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