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现实的冠心病血管介入手术仿真培训中关键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 增强现实 冠心病 手势交互诊断 介入手术 仿真培训 隐马尔科夫模型 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出处:《上海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冠心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血管介入治疗要获得好的临床疗效,术前的科学诊断规划、术中的精确定位、术后的准确评估是整个冠心病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三个关键步骤。该类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为有创的冠脉造影术或血管内超声,而无创的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近年来已被认为是一种诊断冠心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也是术后评价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两端血管狭窄程度的无创冠脉病变检查技术。但在实际诊断中,外科医生通常凭借临床经验通过冠脉二维影像直接目测诊断血管狭窄程度,诊断精度有待提升,诊断手段有待更新。该类血管介入手术难度大,精度高,具有辐射性,而传统培训方式周期长,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实时反馈,培训效果一般。医学是增强现实技术最早的实际应用领域之一。本文将增强现实技术与冠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手术有机融合于仿真培训之中,针对融合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增强现实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所具备的直观显示方式和贴近自然习惯的人机交互特性,为使用者提供术前自然的交互诊断方式、规划安全可靠的手术路径,构造术中逼真的操作环境。本文主要从基于增强现实的注册跟踪精度校正、手势交互诊断和血管三维路径规划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电磁跟踪器磁场空间数据之间的复杂的模糊关系,提出了基于T-S模糊系统的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融合的方法对电磁跟踪器的注册精度进行校正。首先采用K-means算法对空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随后在局部上采用T-S模糊系统进行预处理;再从全局上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根据最终的校正精度动态地调整BP神经网络的训练目标,初步校正后再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非线性空间数据校正,能有效提高电磁跟踪器的注册精度,有助于提高基于增强现实的诊断培训的交互精度。2.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冠心病术前手势交互诊断方法。方法使用Leap Motion Controller采集手势视频序列,提取手势运动轨迹的位置、方位向量以及手形变化作为特征;通过K-means算法确定训练平面,使用多特征多观察序列进行手势训练,改进手势训练效果;通过建立状态转移模型,提高手势的重用性;识别前,通过阈值判别法进行手势预判,提高算法效率;随后对手势操作平面进行空间旋转变换,保持轨迹的完整性,扩展手势运动空间;最终实现了基于空间旋转变换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手势识别;通过增强现实和手势交互技术对冠状动脉模型进行操作和测量,该方法可自然直观地完成对血管狭窄部位的程度的诊断和范围大小的测量。3.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和半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的自学习手势识别方法。方法通过K-means算法对动态手势轨迹进行分析,确定手势轨迹平面;接着通过轨迹投影和空间旋转变换的方法,在传感器平面上保持轨迹的完整性,扩展手势操作的方式;进而提取手势轨迹的方向角度和手形变化为特征,同时通过小波变换分析手势轨迹的方向角特征,检测出轨迹的奇异点,计算各动态手势的SCHMM模型状态数;再采用Baum-Welch算法以多特征多观察序列完成手势训练;最后在强化学习的机制上改进维特比算法实现手势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手势识别率。4.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血管三维路径规划方法。方法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导管直径、血管的长度、直径、曲率和挠率等因素,先通过侦察算法简化问题规模,再对蚁群算法中的启发式函数、信息素更新模型、信息素挥发机制进行改进,最终获得全局最优的规划路径。随后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将重构的血管与实物模型虚实配准,并通过电磁跟踪器定位导管,用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实时显示规划的路径并监视导管推送过程。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可靠的血管介入手术路径规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医生和病人长期暴露在X射线下。本文的研究成果开拓了冠心病血管介入手术仿真培训的新模式,为AR与医疗培训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了AR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541.4;TP39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钮艳华,汪元美,段会龙;基于增强现实的外科手术导航技术[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4年01期
2 陈静;罗述谦;;一种用于增强现实中的基础矩阵的估计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J. Fritz;P. U-Thainual;T. Ungi;A.J. Flammang;G. Fichtinger;I.I. Iordachita;赵芳;;增强的影像叠加系统MR导引介入术:在1.5T MR上行尸体脊柱注射的技术性能评价[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2期
4 王守森;张辉建;章翔;;重视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年05期
5 朱明;柴岗;张艳;马晓飞;俞哲元;朱一佳;;基于增强现实的下颌角截骨配准技术的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越;王涌天;闫达远;;增强现实系统显示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张旭光;阎镇;;面向遥科学实验的增强现实应用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倩;高长城;徐大卫;;基于虚实像结合的增强现实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丹;黄有群;;增强现实交互技术的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葛莹;;基于视频影像的地理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葛学东;;增强现实一致光照技术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周志颖;郑思远;昌明;;增强现实内容管理云平台在数字科技馆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王坚;;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技术[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演讲辑录[C];2004年
9 王红;周雅;高宇;闫达远;;光学透视式增强现实系统虚实亮度匹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小军;游旭群;石常秀;甘硕秋;;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催眠治疗:心理压力和焦虑[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逄丹;“增强现实”用虚拟美化现实[N];通信产业报;2010年
2 中国移动研究院业务研究所 陈志刚;“增强现实”适宜后向收费[N];通信产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邹大斌;增强现实:互联网应用的新热点[N];计算机世界;2011年
4 ;移动增强现实:是炒作还是下一件大事?[N];网络世界;2010年
5 ;AR:更深刻的现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刘霞;2020年的可能和不可能[N];科技日报;2011年
7 特约作者 苏驰;真亦假时假亦真[N];电脑报;2010年
8 华凌;NASA为商业飞行员开发增强现实设备[N];科技日报;2012年
9 荆晶;手机带你穿越时空,如梦如幻回到从前[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陈志鸿;荷兰邮票使用“增强现实”技术展现“托塔”情景[N];中国集邮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明柯;基于增强现实的冠心病血管介入手术仿真培训中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17年
2 林一;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增强现实浏览器构建及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赵越;实时增强现实中运动目标及场景的跟踪注册关键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陆平;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5 魏小东;面向教育应用的增强现实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守伟;增强现实辅助维修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赵新灿;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姚远;增强现实应用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董子龙;面向增强现实的实时三维跟踪[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冯晓伟;增强现实工业培训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灵;增强现实广告技术的创新扩散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Pp冬慧;基于增强现实的手部康复训练系统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夏德芳;移动增强现实中位姿计算与静态手势识别交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洁;基于Android平台的增强现实系统研究与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张恺夫;基于增强现实的交通安全公益广告设计及其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康磊;地标性建筑的增强现实系统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赵王军;面向信息物理Web的增强现实浏览器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8 彭雪;基于传感器的增强现实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9 田远霞;增强现实下多通道交互模型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10 严玉若;增强现实中视觉反馈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7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46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