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SPIN的远程证明协议的形式化分析及改进

发布时间:2018-02-13 17:18

  本文关键词: 移动支付 远程证明协议 用户属性 形式化分析 SPIN模型检测 出处:《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远程证明是解决移动支付安全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对可信计算远程证明协议进行分析,发现用户平台配置信息的隐私性、用户的认证性和远程验证者的认证性存在脆弱点,使用SPIN模型检测工具,应用模型检测方法对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分析,检测出破坏性攻击漏洞。针对协议中的漏洞对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属性加盐哈希的方法,通过用户属性保证协议的安全传输。最后使用SPIN检测改进后的协议,证明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阻断了发现的攻击。
[Abstract]:Remote authentic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solve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mobile payment. By analyzing the trusted computing remote certification protocol, the privacy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user platform is discovered. The authentication of user and the authentication of remote verifier are weak points. Using SPIN model checking tool, the formal analysis of protocol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model checking method.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based on user attribute and salt hashing to ensure the secure transmission of the protocol. Finally, the improved protocol is detected by SPIN. The effectiveness and security of the improved scheme are proved, and the detected attack is blocked.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No.2014AA015204)
【分类号】:TP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红,冯登国;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综述之二——基于攻击结构性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3年06期

2 郭宇燕;;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初探[J];内江科技;2007年11期

3 范红,冯登国;一种混合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技术[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3期

4 范红,冯登国,邹良惠;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综述之一:基于推理结构性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3年05期

5 常亮;古天龙;;安全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蔡永泉;朱勇;;一种改进的A(0)协议及其形式化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34期

7 亓文华;张其善;刘建伟;;关于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的研究[J];遥测遥控;2007年02期

8 文静华;张梅;张焕国;;电子支付协议的博弈逻辑模型与形式化分析[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7年09期

9 陆阳;肖军模;刘晶;;一种新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证据逻辑[J];计算机工程;2008年02期

10 卜奎昊;;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的融合性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文静华;张梅;张焕国;;电子支付协议的博弈逻辑模型与形式化分析[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顾永跟;傅育熙;朱涵;吕银华;;基于进程演算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肖美华;邓宸芳;马小薏;薛锦云;江耘;;网络安全认证协议形式化分析[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崔楠;汪学明;;基于SVO逻辑的电子商务协议非否认性形式化分析[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梅;文静华;张焕国;;基于ATL的电子商务协议建模与形式化分析[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李秋山;胡游君;;低成本RFID系统安全协议设计及其形式化分析[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谢鸿波;周明天;;安全协议的形式化技术:述评[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徐锐;;设计安全协议[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忠;王成道;;基于汉语语意形式系统的符号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红;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理论与方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2 张帆;无线网络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俊清;可信普适服务的形式化分析与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汪学明;多方安全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贵州大学;2008年

5 杨超;无线网络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鲁来凤;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朱薏;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性形式化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赵辉;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何安平;基于层次模型的混合系统形式化分析与验证[D];兰州大学;2011年

10 李云峰;电子商务协议安全性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玲;物联网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与验证[D];聊城大学;2015年

2 王焕孝;基于SAT的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3 常寅龙;电子商务协议的形式化分析与漏洞检测[D];福州大学;2013年

4 王洁;公平不可否认协议设计及其形式化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5 成敏盈;电力系统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6 李轶,

本文编号:1508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508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