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相位相关的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起始算法

发布时间:2018-03-11 15:16

  本文选题:部分可辨 切入点:航迹起始 出处:《航空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部分可辨条件下编队目标的精细起始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相关的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起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坐标映射距离差分的快速群分割与基于编队中心点的预互联对雷达量测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图像匹配中相位相关特性,将相邻时刻编队结构进行补偿对准,解决了低目标发现概率情况下的编队结构对准问题;最后,采用增加虚拟量测并后验判决的方式,结合最近邻法做编队航迹精细互联,在填补航迹缺失、增加正确航迹的同时抑制虚假航迹的产生。经仿真验证,与修正的逻辑法、基于相对位置矢量的灰色编队精细起始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在提高航迹正确起始率、抑制虚假航迹方面性能优势显著,且对环境杂波与雷达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对目标发现概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ine initiation of formation targets under partially identifiable conditions, a phase dependent partially identifiable formation fine initi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Fast group segmentation based on coordinate mapping distance difference and pre-interconnection based on formation center point are used to preprocess radar measurements, and then the adjacent formation structure is compensated and aligned by using phase correlation in image matching. The problem of formation structure alignment under low target detection probability is solved. Finally, by adding virtual measurement and a posteriori decision, combined with the nearest neighbor method, the formation track is fine interconnected, which is used to fill the missing track. Compared with the modified logic method and the grey formation fine start algorithm based on relative position vector,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improve the correct start rate of track. The performance of false track suppression is significant and robust to environmental clutter and radar accuracy. It is adaptive to target detection probability.
【作者单位】: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所;飞行器测控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538201)~~
【分类号】: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GAO Fei;REN He;WANG Jun;Amir Hussain;Tariq S. Durrani;;A Novel Refined Track Initiation Algorithm for Group Targets Based on Group Model[J];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2014年04期

2 王海鹏;熊伟;何友;董云龙;;集中式多传感器群目标灰色精细航迹起始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11期

3 何友;王海鹏;熊伟;董云龙;;基于相对位置矢量的群目标灰色精细航迹起始算法[J];航空学报;2012年10期

4 赵志超;饶彬;王雪松;肖顺平;;基于概率网格Hough变换的多雷达航迹起始算法[J];航空学报;2010年11期

5 邢凤勇;熊伟;王海鹏;;基于聚类和Hough变换的多编队航迹起始算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金术玲;梁彦;王增福;潘泉;程咏梅;;两级Hough变换航迹起始算法[J];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7 耿文东;;基于群目标几何中心的群起始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添俊;低可观测目标的检测跟踪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帅;陈辉;;冲击噪声背景下相干信号源的DOA估计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2 蒋柏峰;吴琨;吕晓德;;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单快拍DOA估计方法[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年01期

3 石屹然;赵晓晖;单泽彪;石要武;;基于FLOCC-ESPRIT的极化阵列参数估计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6年09期

4 刘庆华;周秀清;晋良念;;相关色噪声下无冗余累积量稀疏表示DOA估计[J];航空学报;2017年04期

5 陈辉;李帅;季正燕;陆晓飞;;互耦效应下多组相干源的波达方位估计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6年04期

6 李磊;李国林;;基于一阶统计量的子空间旋转不变解相干算法[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5年03期

7 吴向东;马仑;和洁;;基于聚焦预处理的累量域空间平滑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年08期

8 李磊;李国林;刘润杰;;基于相干积累矩阵重构的波达方向估计新方法[J];雷达学报;2015年02期

9 孙建设;张玉;邓小波;;基于循环累积量的TLS-ESPRIT测向算法[J];无线电工程;2014年02期

10 梁勇;;智能天线信号DOA估计中MUSIC算法的应用[J];电源技术;2013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志草;共载冗余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柳剑;制造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维修保障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杨述明;面向装备健康管理的可测性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汪海瑛;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可靠性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孙锐;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及在可靠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保强;容错可重构阵列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李廷鹏;基于总线结构的仿生自修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友;王海鹏;熊伟;董云龙;;基于相对位置矢量的群目标灰色精细航迹起始算法[J];航空学报;2012年10期

2 赵志超;饶彬;王雪松;肖顺平;;基于概率网格Hough变换的多雷达航迹起始算法[J];航空学报;2010年11期

3 邢凤勇;熊伟;王海鹏;;基于聚类和Hough变换的多编队航迹起始算法[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连峰;韩崇昭;刘伟峰;元向辉;;基于SMC-PHDF的部分可分辨的群目标跟踪算法[J];自动化学报;2010年05期

5 周大庆;耿文东;倪春雷;;基于编队目标重心的航迹起始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0年02期

6 赵志超;王雪松;肖顺平;;基于联合概率密度的多传感器定位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7 时银水;姬红兵;汤金平;;对断续点迹的速度模糊聚类航迹起始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10期

8 陈辉;李晨;连峰;;纯方位二维目标跟踪的航迹起始算法[J];航空学报;2009年04期

9 蔡慧;刘洪波;韩国栋;;基于K均值聚类的随机网络拓扑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5期

10 王峰;;基于Hough变换的航迹起始算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朝焰;雷达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光;洪津;孙晓兵;邱成锋;;相位相关法及其在偏振图像配准中的应用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邢慧;颜景龙;张树江;;基于相位相关的数字稳像算法研究[J];光电工程;2007年03期

3 王健;刘祖望;曾建国;;与激励信号相位相关干扰背景下信号的测量[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3期

4 董利芳;王小鹏;赵国辉;王杰;;彩色分层和相位相关的视频稳像[J];电子测试;2011年04期

5 赵朝杰;朱虹;刘薇;董敏;;一种基于多峰拟合的相位相关扩展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1期

6 谢亚滨,,张万清,张天序;一种基于边缘的相位相关景像匹配算法[J];飞航导弹;1996年05期

7 张永良;杨杰;吴鸿韬;薛云峰;;基于扩展相位相关方法的滑动指纹序列拼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李治国;安锦文;赵银玲;;基于相位相关法的全局运动估计算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年04期

9 郎利影;张晓芳;杨志勇;李竹梅;;相位相关算法在条形码识别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韦春桃;吴平;张祖勋;张剑清;;一种改进的相位相关的影像配准方法[J];测绘通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嫱嫱;刘养科;李波;;基于相位相关的快速视频稳定[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罗镇宝;张永科;吴钟建;;基于扩展相位相关的图像快速匹配算法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于白;胡叶凤;郑锦;李波;;基于下采样和亚象素相位相关的全局运动估计[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桂志国;韩焱;;相位相关配准法及其在射线图像数字减影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李鼎;王超;张红;张波;;基于相位相关的星载SAR图像控制点的自动匹配[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6 德吉夫;刘养科;李波;;基于霍夫变换和相位相关的全局运动估计[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7 阮小燕;陈向宁;高孟男;;基于相位相关法与小波变换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兴华;吴冬梅;蔺丽华;;基于相位相关和特征点匹配的红外遥视图像配准[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郭兰兰;戚金清;王兢;张敬彬;;一种改进的基于FMT和相位相关的指纹识别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郭东;李玉霞;童玲;顾行发;;一种基于相位相关的无人机遥感图像重叠区域检测方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韦春桃;基于相位信息的影像特征检测与匹配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笑;人民币纸币污损检测算法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2 高扬;基于相位相关的亚像元目标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罗香;基于多尺度特征相位相关的X线图像拼接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郭征;基于相位相关的指纹拼接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5 胡海;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相位匹配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赵强;可视化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软件开发与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98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598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