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化等相面的在线三维测量像素匹配方法
本文选题:信息光学 切入点:像素匹配 出处:《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像素匹配是在线三维测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基于归一化等相面的在线三维测量像素匹配方法。仅投一帧正弦光栅条纹到在线运动的物体上,由CCD再依次移动相同步距时刻同步采集受物体调制的变形条纹图。利用FTP方法预测物体不同位置的相位信息并进行归一化,再以二值化等相面协助像素匹配,不仅实现了物体在各帧条纹图中的像素坐标一一对应,而且归一化减少了由于物体运动产生的不同位置相位展开起始点不一致导致的不同位置相位展开的差异性而引入的误差,同时节省了像素匹配计算量。对最大高度为8 mm的peaks函数型物体的模拟结果表明:均方差为0.021 mm,像素匹配时间上,该方法较直接用FTP方法预测得到的相位为模板进行像素匹配缩短了近2倍,同是实物测量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提方法不仅可以保证在线三维测量的精度,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测量速度。
[Abstract]:Pixel matching i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online 3D measurement. A method of pixel matching based on normalized isophase surface is proposed. The deformation fringes modulated by the object are collected synchronously by CCD at the time of moving phase synchronization. The phas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object is predicted and normalized by the FTP method, and the binary phase plane is used to assist the pixel matching. Not only the pixel coordinates of objects in each frame fringe map can be mapped one-to-one, but also the error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hase unwrapping in different positions caused by the inconsistency of phase unwrapping starting point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caused by the motion of objects is reduced by normaliz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peaks function object with the maximum height of 8 mm show that the mean square deviation is 0.021 mm and the pixel matching time is 0.021 mm.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not only guarantee the accuracy of online 3D measurement, but also reduce the pixel matching by nearly 2 times compared with the phase predicted by the FTP method directly. The method is also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by both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 and the real object measurement,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not only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online 3D measurement. Moreover, the measuring speed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1Z33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2204-008)
【分类号】: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巍;王亮;樊超楠;杨景豪;徐鹏涛;贾振元;;大型高温锻件在线视觉测量图像匹配方法[J];激光与红外;2016年11期
2 赵维谦;李文宇;赵齐;邱丽荣;王允;;被测件随机移相干涉面形测量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16年09期
3 朱新军;邓耀辉;唐晨;宋丽梅;郭庆华;;条纹投影三维形貌测量的变分模态分解相位提取[J];光学精密工程;2016年09期
4 陈超;於燕琴;黄淑君;刘晓利;徐静;张宗华;;三维小视场成像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6年08期
5 戚子文;刘炳国;张仲海;卢丙辉;刘国栋;;双点干涉法位相缺陷检测中的解相算法比较[J];中国光学;2016年04期
6 许幸芬;曹益平;彭旷;;基于相位预测的在线三维测量像素匹配方法[J];光学学报;2016年06期
7 郑旭;曹益平;李坤;;基于调制度层析的在线三维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2010年09期
8 郑旭;曹益平;;基于二值化调制度层析的快速在线三维测量算法[J];光子学报;2010年08期
9 雷存栋;吕银环;王汝笠;;用于三维傅氏轮廓术的一种自适应基频带通滤波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10年03期
10 李坤;曹益平;陈永权;闫新琦;;一种无需标记的在线三维测量方法[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幸芬;曹益平;付光凯;陈澄;王亚品;;归一化等相面的在线三维测量像素匹配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7期
2 倪畅;张鸣;朱煜;;采用相位调制方法的光纤干涉仪[J];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4期
3 许幸芬;曹益平;彭旷;;基于相位预测的在线三维测量像素匹配方法[J];光学学报;2016年06期
4 郑素珍;曹益平;;基于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的五步非等步在线三维检测[J];中国激光;2014年12期
5 郑素珍;曹益平;;基于一维经验模态分解的非等步在线三维面形测量[J];光电子.激光;2014年08期
6 高大鹏;殷福亮;;傅里叶变换轮廓术中带通滤波器窗口参数的自动选取方法[J];信号处理;2014年05期
7 彭旷;曹益平;武迎春;郑素珍;;基于低调制度特征的在线三维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13年07期
8 洪琳;李春华;;小波分析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2年03期
9 武迎春;曹益平;史顺平;陈德良;;基于正交双频光栅投影的在线三维检测[J];中国激光;2012年05期
10 周波;赵小敏;王东平;;GPU辅助的希尔伯特变换轮廓术[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作常;田素博;辛丽丽;白雪卫;张祖立;;基于立体视觉的农机热锻件测量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6年02期
2 卢丙辉;刘炳国;孙和义;陈凤东;刘国栋;;基于子孔径拼接的衍射干涉靶丸形貌检测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6年02期
3 毛佳红;娄小平;李伟仙;赵阳;;基于线结构光的双目三维体积测量系统[J];光学技术;2016年01期
4 张绍泽;张建奇;黄曦;刘德连;;基于灰度值编码的三维轮廓数据表示方法[J];中国激光;2015年12期
5 郭媛;吴全;陈小天;毛琦;甄伟;杨震;;基于剪切干涉的单幅干涉条纹相位恢复算法[J];中国激光;2015年12期
6 殷延鹤;乔彦峰;蔡盛;乔冠宇;;柱透镜组在小角度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光学;2015年05期
7 张旭;李祥;屠大维;;相位高度的显函数模型及其标定[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8期
8 李东;姜宏振;刘勇;刘旭;;基于最小二乘迭代的随机移相面形检测技术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年05期
9 卢丙辉;刘国栋;孙和义;刘炳国;陈凤东;;基于误差互补修正的微球干涉测量相位提取方法[J];中国激光;2015年05期
10 韩志刚;陈磊;;对包络变化及移相误差不敏感的宽带光八步移相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东;王钰;刘振兴;;截骨手术中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史金龙;刘庆华;;一种变形表面的三维测量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11期
3 史德琴;李俊山;孙文昌;张雄美;;基于神经网络的头骨模型三维测量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7期
4 董富强;达飞鹏;黄昊;;基于S变换的改进窗口傅里叶三维测量法[J];光学学报;2012年05期
5 闵志方;黄亮;余永朝;;基于单幅图像的工业内窥镜相位法三维测量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4期
6 史金龙;钱强;庞林斌;王直;白素琴;;大尺度钢板的三维测量和拼接[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5期
7 孙亦南,刘伟军,王越超;由序列图像进行三维测量的新方法[J];光电工程;2005年07期
8 温权;杨为民;;利用数码相机进行三维测量的方法[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10期
9 宋丽梅;陈昌曼;张亮;董哠霄;;高精度全局解相在多频率三维测量中的应用[J];光电工程;2012年12期
10 郭珩;赵海波;姜春宝;;三维测量中透视成像造成的误差及修正[J];大视野;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楠;姜志国;薛斌党;;显微三维成像及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立体图象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韦争亮;基于彩色编码的结构光动态三维测量及重构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王文格;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型复杂曲面三维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单鹂娜;组合式时间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与技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史金龙;动态变形表面的三维测量与跟踪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殷永凯;相位辅助光学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敏;基于结构光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2 涂颜帅;基于时间频率编码的高速光学三维测量及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岩;基于三维测量和模式识别的浮游动、植物细胞特征的观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袁明;基于多激光条纹的手持式快速三维测量关键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海涛;基于结构光的大物体三维测量关键方法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6 马乐;基于彩色复合光栅的快速三维测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万仁全;基于结构光的大尺寸工件三维测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高盼盼;基于双远心系统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熊义可;基于自适应结构光投影的三维测量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戴鲜强;双目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与匹配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98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59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