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坐标测量机双参数向自适应测量自由曲面
本文选题:自由曲面 切入点:三坐标测量机 出处:《中国机械工程》2017年05期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双参数向自适应测量自由曲面方法。CMM手动测量被测曲面边界点后,连接点生成可测区域,由可测区域自动拓扑生成几条均布初始扫描线以及每条扫描线的均匀初始点,对于U向的各条扫描线,CMM在自动测完初始点后,不断拟合已测点为B样条曲线,由曲线末端曲率自适应预测下一测点并指导CMM自动测量。测完初始扫描线后拟合已测点云为B样条曲面,由曲面V向边界最大曲率自适应确定下一扫描线位置,并进行该条扫描线U向自适应测量,重复这一过程直至曲面测量完毕。测点可随被测曲面自身曲率变化特性而疏密分布,曲率变化大的重要特征区域分布密集,曲率变化小的非重要区域分布稀疏,既保证了重要特征点不会遗漏又避免了数据冗余。理论曲线曲面自适应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实例零件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A two-parameter adaptive free-form surface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CMM. CMM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boundary points of measured surfaces manually. Several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itial scanning lines and the uniform initial points of each scan line are generated from the automatic topology of the measurable region. For each scanning line in U direction, the CMM continuously fits the measured points to B-spline curve after the initial point is automatically measured. The curve end curvature adaptively predicts the next measuring point and guides the CMM automatic measurement. After the initial scanning line is measured, the cloud of measured points is fitted as a B-spline surfac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next scan line is determined adaptively by the maximum curvature of the curved surface V direction boundary. The U direction adaptive measurement of the scanning line is carried out, and this process is repeated until the surface measurement is finished. The measured points can be distributed closely with the curv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sured surface, and the important feature areas with large curvature change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The sparse distribution of non-important regions with small curvature changes ensures that important feature points are not omitted and data redundancy is avoid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daptive measurement of theoretical curves and surface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can reach micron ord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parts.
【作者单位】: 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210,51105175) 江苏省产学研项目(BY2013015-30)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3-ZBZZ-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1511)
【分类号】:TP3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典正;;三坐标测量机在工艺装备检测中的应用(上)[J];机械工艺师;1990年02期
2 伍乐;江苏省三坐标测量机专业协作组成立[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1年01期
3 ;三坐标测量机技术讲座在青岛市举办[J];测控技术;1991年03期
4 胡俭;;三坐标测量机与实物设计/实物程编[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1年03期
5 项锋;;三坐标测量机程序的开发及应用[J];科技传播;2014年07期
6 荣烈润;三坐标测量机的现状和发展动向[J];机电一体化;2001年06期
7 房兵红;;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圆弧的误差分析[J];电子测试;2009年02期
8 廖菲;曾韬;;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曲面测量规划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10期
9 张通稳;赵勇;;三坐标测量机在床头箱检测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5期
10 郭旗;;三坐标测量机在汽轮机叶片测量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芮健;;充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2 王红旗;;基于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同轴度的几点探讨[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云霞;张鹏程;李宝治;曾卫东;;便携式三坐标测量机在曲面铸钢件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欣;;浅谈三坐标测量机[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陈其伟;;几个三坐标测量机与专用检测量具检测结果明显差异的案例[A];第十三届全国汽车检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瑞雪;陈晓怀;;纳米三坐标测量机误差检定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方欣欣;王子刚;;三坐标测量机X向位置偏差的测量不确定度[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席增强;于迎红;;三坐标测量机数控系统改造[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王宏涛;陈晓怀;费业泰;;三坐标测量机检定装置的研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益东;;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圆弧样板轮廓度的变通方法[A];2013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青岛前哨朗普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洪全;自主创新使“前哨”闯出一条新路[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2 通讯员 贺先胜 记者 胡波;前哨公司与三坐标测量机[N];中国航空报;2001年
3 祖江嵩;我国首台大型龙门三坐标测量机研制成功[N];中国航空报;2004年
4 YMG记者 马银涛 通讯员 莫言;烟台汽车制造业植入“顶级引擎”[N];烟台日报;2008年
5 徐冰;全国首台高精度大型三坐标测量机问世[N];中国建设报;2008年
6 通讯员 贺先胜 记者 胡波;自主创新使前哨朗普闯出一条新路[N];中国航空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尚慧辉 本报通讯员 张海刚;找准人生坐标的绚丽人生[N];山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慎旺;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检测评定及虚拟坐标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2 刘达新;基于三维CAD的智能三坐标测量机检测规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晨晨;异端类型三坐标测量机结构原理及误差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4 马修水;三坐标测量机动态误差源分析、建模与修正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程方;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赵金才;坐标测量系统零件信息提取与位姿自动识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伟丽;纳米三坐标测量机机械结构及接触式测头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李瑞君;纳米三坐标测量机三维大量程接触扫描探头系统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吴晓峰;超精密激光三维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宏涛;三坐标测量机精度的球列检定原理及装置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出晓岚;集成于三坐标测量机的激光三角法测量系统[D];厦门大学;2009年
3 何章毅;智能化三坐标测量机软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周浩;纳米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及精度评定[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5 向志聪;非接触光学三坐标测量机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朱红林;虚拟三坐标测量机仿真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6年
7 梁宇;三坐标测量机结构设计及误差理论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汪晶;三棱圆锥刀柄车铣复合加工及检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年
9 王克新;双臂式水平臂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齐永利;三坐标测量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5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655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