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社交网络 切入点:隐私保护 出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社交网络即SNS,作为Web2.0的技术产物之一,已经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它的主体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各种行为对这种用户关系进行维系和巩固。社交网络是一个信息共享为目的的平台,保存了用户大量的属性信息和好友关系信息。随着社交网络应用的普及,用户个人信息和关系数据的累积,在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保护数据的隐私是一项很重要的挑战。本文首先研究了社交网络的特征和隐私保护方面面临的威胁。结合目前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技术现状,分别在用户属性信息和用户关系信息两个方面进行了隐私保护设计。针对用户属性的隐私保护,本文通过应用数据挖掘中泛化和隐匿理论,提出SNS细粒度属性匿名算法实现了用户自主选择属性的隐私保护程度的需求。由于减少了匿名化的属性数目,与原始算法相比该算法在SNS网络中的时间复杂度明显降低。针对关系数据隐私性保护和可用性的需求,根据传统的边随机化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及其权限控制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群的节点划分和基于群的边随机化算法,利用图特征显著性约束得出该算法不仅提高了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程度也保证了社交网络结构的可用性。结合该算法提出的权限控制方案,以权限传递的方式加快了权限判定的效率。最后,通过搭建实验仿真平台,测试了细粒度属性匿名算法的运行时间和信息损失量、基于群的边随机化算法的特征显著性和用户访问权限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社交网络隐私保护技术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和方案能高效的保护社交网络数据的隐私并能保证社交网络图结构上的可用性,实现了用户属性和关系数据既保护又共享的需求。
[Abstract]:The social network SNS, as one of the products of Web2.0 technology, people on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the main platfor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user, the user relationship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through various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is an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ation. The information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of friends a lot of use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the accumulation of us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relationship data, in the premis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privacy of the data is a very important challeng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ce features and privacy protection of social network threats. Combined with the social network the current technology status of privacy protection, privacy protection design was carried out in two aspects of user attribute information and user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vacy of user attribut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rotection, generalization and suppression theory used in data mining, put forward the fine-grained SNS attribute anonymity algorithm to achieve the user to choose the attribute of the degree of privacy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properties anonymiliz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in SNS network complexity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ata privacy protection and availability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algorithm,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curity, social network privacy protection and access control scheme with high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nodes into groups and randomized algorithms based on edge group, with significant constraints that features of the algorithm not only improves the privacy protection degree of social the network also guarantees the availability of social network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access control scheme is adopted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to access permissions to The efficiency. Finally, through building simulation platform, operation time and information loss of fine-grained attribute anonymity algorithm to test the edge of randomized algorithms group significantly and user access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existing social network privacy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the social network data privacy protection algorithm and scheme can efficiently and can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ocial network on the map, to achieve the user attribute and relationship data protection and sharing need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学聚;;新时期读者隐私保护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13期
2 管重;;谁偷窥了你的隐私[J];数字通信;2007年15期
3 孔为民;;大学图书馆与隐私保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6期
4 尹凯华;熊璋;吴晶;;个性化服务中隐私保护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7期
5 高枫;张峰;周伟;;网络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标准化研究[J];电信科学;2013年04期
6 高密;薛宝赏;;我的电脑信息 隐私保护很强大[J];网友世界;2010年11期
7 ;为自己的电子商务设计隐私保护[J];个人电脑;2000年07期
8 ;隐私保护的10个准则[J];个人电脑;2000年07期
9 岑婷婷;韩建民;王基一;李细雨;;隐私保护中K-匿名模型的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4期
10 郑悦;;犹抱隐私半遮面[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思琳;陈红;叶运莉;;实习护士病人隐私保护意识和行为调查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孙通源;;基于局部聚类和杂度增益的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方法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4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C];2013年
3 张亚维;朱智武;叶晓俊;;数据空间隐私保护平台的设计[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年
4 公伟;隗玉凯;王庆升;胡鑫磊;李换双;;美国隐私保护标准及隐私保护控制思路研究[A];2013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3年
5 张鹏;于波;童云海;唐世渭;;基于随机响应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6 桂琼;程小辉;;一种隐私保护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方法[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俞笛;徐向阳;解庆春;刘寅;;基于保序加密的隐私保护挖掘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隐藏与多媒体安全学术大会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贝贝;乐嘉锦;;分布式环境下的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9 徐振龙;郭崇慧;;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研究的简要综述[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10 潘晓;郝兴;孟小峰;;基于位置服务中的连续查询隐私保护研究[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A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舒瑜;更关注隐私保护和人格尊重[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荷兰鹿特丹医学中心博士 吴舟桥;荷兰人的隐私[N];东方早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周静;私密社交应用风潮来袭 聚焦小众隐私保护是关键[N];通信信息报;2013年
4 独立分析师 陈志刚;隐私管理应归个人[N];通信产业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朱宁宁;商业利益与隐私保护需立法平衡[N];法制日报;2014年
6 袁元;手机隐私保护萌发商机[N];证券日报;2014年
7 王尔山;跟隐私说再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记者 武晓黎;360安全浏览器推“隐私浏览”模式[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早报记者 是冬冬;“美国隐私保护法律已过时”[N];东方早报;2012年
10 张晓明;隐私的两难[N];电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旭;基于位置的移动信息服务技术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兰丽辉;基于向量模型的加权社会网络发布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3 柯昌博;云服务组合隐私分析与保护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李敏;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陈东;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张柯丽;信誉系统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Kamenyi Domenic Mutiria;[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孙崇敬;面向属性与关系的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刘向宇;面向社会网络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10 高胜;移动感知计算中位置和轨迹隐私保护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朝斌;SNS用户隐私感知与自我表露行为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李汶龙;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与被遗忘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
3 孙琪;基于位置服务的连续查询隐私保护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4 尹惠;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王鹏飞;位置服务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顾铖;基于关联规则的隐私保护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崔尧;基于匿名方案的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8 毕开圆;社会网络中用户身份隐私保护模型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黄奚芳;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集值型数据发布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高超;具有隐私保护意识的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9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69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