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察者模式的实时系统验证方法
本文选题:观察者模式 + 实时系统 ; 参考:《计算机科学》2017年12期
【摘要】:复杂实时系统的验证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验证过程中,验证特性可以用时序逻辑来描述,但时序逻辑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较为复杂,难度较大。观察者模式是一个额外的子系统,可以将复杂的验证特性转换为简单的可达性问题,同时也可以避免使用复杂的验证算法。将Etienne和Nouha Abid等人提出的抽象的观察者模式应用到实时系统实例——Train-Gate系统中,采用UPPAAL工具对Train-Gate系统中的某些场景建立观察者模型,并采用对比实验将验证结果与无观察者模式状态下的验证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观察者模式和验证特性都可以得到正确的验证结果,但观察者更节省时间,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更简单且更容易接受。因此,使用观察者模式对如TrainGate的实时系统进行验证是可行的。
[Abstract]:The verification of complex real-time system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verif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rification can be described by temporal logic, but temporal logic is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for non-professionals. Observer pattern is an additional subsystem that can transform complex verification features into simple reachability problems while avoiding the use of complex verification algorithms. The abstract observer model proposed by Etienne and Nouha Abid is applied to the real time system, Train-Gate system, and the observer model of some scenes in Train-Gat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UPPAAL tool.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no-observer mode by contrast experiment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ct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both the observer mode and the validation feature, but the observer saves more time and is simpler and easier to accept for non-professionals.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to validate real-time systems such as TrainGate using observer mod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嵌入式系统软件形式化验证技术研究(2014JY0112)资助
【分类号】:TP30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春;实时系统中设备并行应满足的条件[J];计算机工程;1984年01期
2 刘惠义,秦益,郑晓东;Windows2000/NT环境下实时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4年04期
3 张利飞,孙西全,张月红;分布式实时系统结构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5年08期
4 张志余;;实时系统的语言特征[J];航空计算技术;1990年03期
5 杨则正;实时系统设计、调试和评价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3期
6 Sarah;;网上炒股好帮手——康熙证券实时系统[J];世界计算机周刊;1999年01期
7 毛羽刚,金士尧,张拥军,胡华平;分布强实时系统的可预测性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06期
8 王文,于戈,王彩荣;一种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支撑平台[J];东北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赵岭忠,董荣胜,蔡国永,古天龙;基于对象分布式实时系统约束的一致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5期
10 刘瑞成;张立臣;;实时系统的面向方面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亚茹;;国华太电生产实时系统的几项应用开发[A];二○○九年全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光明;苏冉冉;刘利;;强实时系统高程数据库设计方法[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8 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4年
3 邹沐昌;赵北光;;分布式实时系统中控制模型及其坚定性研究[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毕小龙;王洪跃;朱大海;徐治皋;;基于COM+组件的电站实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耀;李慕君;冯志彪;;基于MATLAB的单机实时系统的应用研究[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周国祥;石雷;韩江洪;;一种实时系统中实现软件仿真模拟测试的方法[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严隽薇;宋国斌;张克技;;一种实时系统分析法——H-P扩展法[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广东省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多媒体部 张宇飞 卢燕青;实时系统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综述[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2 ;可信赖的生产帮手[N];中国冶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玺;实时系统的基于优先级的实时重构和不基于优先级的条件剥夺调度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陈艾;面向能耗优化的分布式实时系统调度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姬孟洛;实时系统最差情况执行时间分析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何忠政;分布式实时系统任务容错调度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5 谭朋柳;开放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立刚;开放式混合实时系统中的调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朱响斌;开放式实时Linux的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晓敏;实时系统的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思琪;基于时序故障树的实时系统安全性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3 冯博洋;基于模型的实时系统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韦杨毅;“矿井北斗”精准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5 向智林;基于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实时系统开发过程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6 罗秉安;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实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3年
7 张稳;模糊Petri网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艳;并发实时系统的模型及其形式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天慧;网格环境下异构动态分布式实时系统的面向方面的资源模型[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10 徐敏;分布式实时系统的时序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7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1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