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0:27

  本文选题:最小二乘拟合法 + 太阳高度角 ; 参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针对太阳影子定位问题,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对视频中的数据进行研究,并通过太阳影子定位技术确定视频拍摄时间与地点。方法以一段时长30min拍摄时间与地点未知的直杆影长变化视频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网提供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拟合、构建方程组求解、画图分析以及图片灰度处理、锐化处理等方法,分别构建了影长变化模型、影子定位模型和影子定时模型等,并依据影子的坐标点,结合MATLAB、Excel等软件得出了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目标物所在地的经纬度以及测量数据的时间。结果经画图分析得知2015年10月22日北京时间9∶00~15∶00之间天安门广场(北纬39度54分26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3m高直杆的太阳影子先随时间的推移而变短,在中午某一时刻达到最小值,后又随时间的变化而变长;在只知直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阳影子顶点坐标的情况下,求得实例中直杆所在地点为(37.707 23°N,71.788 99°E),测量日期为11月10号;在只获取一段视频的情况下,经过对图片截取、灰度化以及锐化等处理读取出视频中直杆影子顶端坐标,并求得该视频的拍摄地点与时间分别为(40.16°N,122.70°E)、2015年7月26日。结论在视频中物体所投射的影子坐标可读取的情况下,运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太阳影子的变化对视频的拍摄时间及其地点进行精准的判断。
[Abstract]:Aim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olar shadow location, a serie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video data, and the time and location of video shooting are determined by solar shadow location technolog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thematical Modeling Network, a series of video of the change of the length of a straight bar shot by 30min with unknown time and place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least square fitting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equations to solve the equations. The shadow length change model, shadow location model and shadow timing model are constructed by drawing analysis, image grayscale processing, sharpening processing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e points of shadow and MATLAB Excel software, the variation law of shadow length is obtained. Th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time of measurement of the data. Results on October 22, 2015, after drawing analysis, we found that Tian鈥檃n Men Square (39 degrees 54 minutes 26 seconds north latitude, 116 degrees 23 minutes 29 seconds east longitude) and 3m straight pole, Beijing time on October 22, 2015, the sun shadow first became shorter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In the case of only knowing the coordinates of the solar shadow vertex on the horizontal ground, the location of the straight bar is found to be 37. 707 23 掳NV 71.788 9 掳E, and the measuring date is November 10, when the minimum value is reached at a certain time at noon and then becomes longer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only one video is obtained, the top coordinates of the shadow of the straight bar in the video are obtained through the processing of intercepting, graying and sharpening the image, and the shooting place and time of the video are 40.16 掳N 122.70 掳E, July 26, 201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hadow coordinates cast by the objects in the video can be read, the shooting time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video can be accurately judg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shadow of the sun by using a reasonable mathematical model.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1001) 安徽财经大学教研项目(acjyzd201429)
【分类号】:P128.1;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长东;徐爱功;;“GPS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矿山测量;2010年01期

2 申小平;曹豪荣;唐钱龙;;GPS定位技术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12年02期

3 田建军;张天明;;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年04期

4 施品浩;GPS定位技术的新进展[J];地矿测绘;2001年02期

5 施品浩;徕卡GPS定位技术又登新台阶[J];矿山测量;2001年02期

6 施品浩;徕卡GPS定位技术又出新产品[J];中国水利;2001年06期

7 李征航;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01年02期

8 赵晖,夏显文;GPS定位技术在杭州湾大桥项目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4年08期

9 刘三枝,李明峰,冯宝红;《GPS定位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矿山测量;2005年02期

10 邢庭松;GPS定位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涛;;论定位技术对位置业务的影响[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章盘;;RTK定位技术在上街大学城放样应用与体会[A];科学合理用地 人地和谐相处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春才;王春耀;王冬;;GPS定位技术在高层建筑物平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赵晖;夏显文;;GPS定位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中的应用[A];华东地区第九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风华;刘建军;张仁和;;水平阵匹配场定位技术研究[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斌;;移动互联网定位技术分析及融合方式探讨[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7 ;移动终端定位技术浅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董景利;张玉生;叶长青;;RTK定位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胡正群;施浒立;裴军;杜晓辉;;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分析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杜锋;田世伟;李广侠;;WLAN定位综述[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9 组合导航与导航新方法[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飞;定位技术:失而复得不是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4年

2 赫澄;日益丰富的定位技术[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3 钱小聪 王志勤;定位技术支撑移动位置服务[N];人民邮电;2002年

4 ;3G网络的SUPLA-GPS定位技术[N];人民邮电;2005年

5 ;移动定位之技术选择[N];网络世界;2003年

6 ■ Motorola MPS 解决方案经理 吴章先 ■ 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钟瑜伟;GSM网中的定位技术及其演进[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高鸣矫/DigiTimes;QUALCOMM定位技术全球创佳绩[N];电子资讯时报;2005年

8 记者 林威;贵州移动利用定位技术打击伪基站[N];人民邮电;2014年

9 岳轶群 翁敬农;LBS应用的特点[N];中国测绘报;2006年

10 北京 RattleSnak;病毒中的重定位技术[N];电脑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满意;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层析成像定位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邹德岳;异构无线系统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倪巍;无线蜂窝网、局域网中定位技术和多址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邓志安;基于学习算法的WLAN室内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丁根明;基于人工智能的室内指纹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薛林;无线通信中的定位技术及其在AD HOC路由策略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熊瑾煜;CDMA地面移动通信用户定位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8 张光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辅助与增强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溪;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室内移动检测和定位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后茜;LTE系统中终端定位技术的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周桂春;基于ZigBee的三维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何艳军;基于FM的定位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姜婷婷;无线网络中的泛在协作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胡宏泽;基于ZigBee网络的移动节点RFID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刘文平;基于BIM与定位技术的施工事故预警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8 徐涛;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高怀X;面向复杂城市环境的车辆RFID融合定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陈光荣;基于GPS定位技术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63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63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