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微流体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润滑油磨粒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18-05-31 10:44

  本文选题:在线磨粒监测 + 微流控技术 ; 参考:《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磨粒检测是滑油检测项目中重要一项,磨粒携带机器设备的磨损信息,能够反映机器的磨损状态。对磨粒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机器的运转状态,进而为机器的视情维修提供依据。本文在研究了大量现有磨粒在线监测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各种磨粒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结合微流控技术的优势,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微流体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润滑油中磨粒分析方法。(1)将微流体技术与铁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磨粒检测。用微流控芯片取代传统铁谱片并显微成像,实现润滑油的检测。此种方法集成微流控技术和铁谱技术的优点,既分析便捷、试剂消耗少,又能实时观测磨粒的形态、大小和其它特征,从而实现迅速确定设备磨损类型。(2)设计了基于显微图像技术的实验系统,可以在线监测润滑油污染度和磨粒大小及形状。围绕磨粒图像定性分析所必须解决的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和磨粒识别三个基本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在图像处理上,应用维纳滤波恢复模糊图像,采用差值图像粗分割和Otsu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磨粒图像分割;其次在特征提取上,提取磨粒的6个形态学特征参数包括:面积、周长、长轴、短长轴之比、圆形度和紧凑度。除此之外,本文运用分行维数描述磨粒表面形貌特征,并创新性的采用HSV格式的颜色特征参数色度均值和亮度均值判断磨粒的氧化情况,较以往RGB模式更加简单,使得对磨粒分析较以往更加多样化;最后在磨粒识别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实现磨损颗粒的自动识别。应用本实验系统不仅可以定量的检测润滑油的污染程度,也可以判断磨粒的类型,集两种检测于一体,其准确率达到92%。
[Abstract]:Abrasive particle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item in oil testing. Abrasive particles carry the wear information of the machine equipment and can reflect the wear state of the machine. The analysis of the abrasive particles can judge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machin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maintenance of the machine.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a large number of existing on-line monitoring techniques of wear particl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hortcomings of various on-line monitoring techniques of wear particles, and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An innovative method of wear particle analysis in lubricating oil based on micro-fluid and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micro-fluid technology with ferrography to detect wear particles is proposed. The microfluidic chip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errography chip and the microimaging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the lubricating oil. This method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and ferrography technology. It is easy to analyze, consume less reagent, and can observe the morphology, siz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abrasive particles in real time. An experimental system based on microscopic image technology i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of lubricating oil and the size and shape of abrasive particles on line. A series of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three basic problems of image 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wear particle recognition, which must be solved i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wear particle images. Firstly, in image processing, Wiener filter is used to restore fuzzy image, then the coarse segmentation of difference image is combined with Otsu algorithm to realize the segmentation of abrasive image. The six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tracted particles include: area, circumference, long axis, ratio of short long axis, roundness and compactness. In addi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ne dimension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wear particles, and the color feature parameters of HSV format are innovatively used to judge the oxidation of the wear particle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RGB mode, it is much simpler to judge the oxidation of the particles. The analysis of wear particles is more diversified than before. Finally, the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ory is used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wear particles. This experiment system can not only quantitatively detect the contamination degree of lubricating oil, but also judge the type of abrasive particle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U672;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涛;辛志勇;;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J];才智;2013年30期

2 袁庆华;;图像识别技术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6年04期

3 陈继延;;指纹图像识别技术及其应用[J];硅谷;2013年07期

4 何港;;图像识别技术在调车安全中的运用[J];铁道机车与动车;2013年07期

5 孟凯;;图像识别技术在铁路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3年17期

6 胡均安,刘革兴,张道德,周国柱;实时图像识别技术在片式元件编带机中的运用[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7 向阳;图像识别技术在舰炮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舰船科学技术;2002年S1期

8 顾毅;;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在对危险化学品船舶监控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11期

9 王一军;游思坤;李爱社;邓宏光;吴青凤;;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马氏体识别模型研究[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王慧英;;图像识别技术在齿轮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裴莉;傅庆;刘华军;;电力系统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小燕;蔡晋辉;;利用数字图像识别技术的两相流参数检测研究[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金英;石国峰;王微微;;图像识别技术在尾矿库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A];2010年第三届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林晓燕;刘文耀;陈晓冬;曹茂永;;杨树病害孢子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宁辉;唐远河;解光勇;刘汉臣;邵建斌;;水中气泡的图像识别技术[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范自柱;;基于曲面插值的图像识别技术[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樊艳;梁嵘;;关于数字舌图的色彩校正方法的探讨[A];计算机在诊法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徐向阳 张晓珂 李婉婉 刘晓华;浅析图像识别技术的车载智能安全系统[N];山西青年报;2014年

2 惠安五中 陈思明 黄志杰 指导教师 王立杰 吴田力 陈志红;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低成本激光射击系统[N];福建科技报;2008年

3 ;“影响未来的10大IT技术”侯选技术简介[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李希娟 本报记者 王握文;古稀之年的多彩生活[N];解放军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险峰;生物颗粒流式成像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机车车底关键螺栓故障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安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手机单词听写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贾永辉;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砂轮形位公差在线检测的研究与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敬佩;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检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陈文杰;特征综合的场景图像识别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6 周威;基于字典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5年

7 郝延龙;基于微流体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润滑油磨粒分析方法[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8 刘建飞;图像识别技术在奶牛体况评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姚实;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身涂装车间信息化上应用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艾世一;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在异纤在线检测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59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59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