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投稿:宋罯罰
摘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目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所推行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在意识层面、行为实施层面及成果展示层面均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应建构以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塑造零起点全程化科研训练体系,通过组织机构调整、健全制度建…
摘要:本文从物联网工程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出发,结合目前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该模式针对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提出了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使…
摘 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同时将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软件工程人才。
关键词: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3-0056-03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第一资源就是人才,我国软件人才严重缺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学校在竭尽全力地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软件企业却痛感人才的缺乏。这个缺口除了数量上的不足之外,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也跟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受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的限制,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已无法满足软件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适应企业需求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和现状
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信息产业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带动了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对工程实践型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无法满足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为了弥补计算机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2001年国家教育部新增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的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核心是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目的是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批有实力和影响力的行业领先人才。
自2001年以来,全国建立了一大批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这些软件学院大部分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这样的学科特点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容易沿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软件企业的需求,学生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因此,出现就业难、招人难的两难窘境。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专业能力不强。这里的理论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二是工程能力薄弱。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最多只进行过几百行的代码编写,其中很多学生从未编写过代码,这与企业的要求相差很大[1]。三是缺乏创新能力。对部分核心软件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企业需要这些人才在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能力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抽象问题的能力,具有这些能力的毕业生难以寻觅[2]。四是个人基本素质不高。这里的素质并非是指学科专业的知识,而是指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心理素质等。软件技术人员在工作中面对的不仅仅是电脑,更重要的是客户的需求、领导的要求和同事的合作,这就需要软件工程毕业生要具备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工作能力,而许多毕业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二、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主要特点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本着主动服务国家和黑龙江地区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软件产业需求的原则,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软件人才培养观念,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基于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为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基于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将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半年专业平台课程教育+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相比,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体现高校与企业互惠互利和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双主体”特色,使学生毕业走出校门,能够立即进入企业进行工作,真正实现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对接,实现学习、实习和就业的一体化。
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软件工程的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复用性等特点,建立了一套符合知识体系和企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产学研互动,构建“两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与东软集团、黑龙江海康软件工程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企业)工程实践基地。
(二)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通过校企合作,加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实
践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兼具科学教育属性和工程教育属性,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科学思维,后者主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吸收并消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学习→实践→创新→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创新→再反思”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从大一开始就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学生整体能力获得提高。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再以此为基础继续学习理论知识,真正实现“做中学”。
摘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摘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摘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和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开展“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9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