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近邻稀疏重构法及人脸识别
[Abstract]:Sparse representati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SRC) based on the entire dataset affects the efficiency of face recognition to a great extent. How to use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less samples to ensur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the recognition rate is also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face of illumination, angle, attitude and other uncontrolled environment, is still a problem. Considering the advantage of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classification,CRC based on L 2 norm sparse solu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CRC, a quadratic nearest neighbor sparse reconstruction representation i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intra-class nearest neighbors. In this method, first of all, some samples from all kinds of training samples, which are close to the distance of the samples to be tested, are selected on the original training set to form the nearest neighbor sample set, and then each kind of nearest neighbor sample i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Then, several reconstructed samples which are close to the sample to be tested are selected again, and finally th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is reali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n ORL and FERET database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some existing CRC algorithms, this method can shorten the running time and make the recognition more accurate.
【作者单位】: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
【基金】:南通航运学院科技基金重点资助项目(HYKJ/2016A02)~~
【分类号】:TP39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施志刚;蒋玲;;一种基于近邻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新方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尹贺峰;吴小俊;陈素根;;改进的局部稀疏表示分类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5年08期
3 谢佩;吴小俊;;基于Shearlet变换和均匀局部二值模式特征的协作表示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5年07期
4 张哲来;马小虎;;基于虚拟样本的协同表示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年11期
5 施志刚;;一种基于分块差图像的2DPCA人脸识别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5年03期
6 汪淑贤;熊承义;高志荣;周城;侯建华;;分块最大相似性嵌入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10期
7 魏冬梅;周卫东;;基于位平面和协作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8 林国军;解梅;;一种鲁棒协作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8期
9 周丽芳;房斌;李伟生;王立逗;;一种自适应的EDTLBP人脸识别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明中;杨平先;林国军;;混合样本协同表示算法的人脸识别研究[J];液晶与显示;2017年12期
2 邵冬华;施志刚;史军杰;;二次近邻稀疏重构法及人脸识别[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6期
3 刘琨;;可远程监控的刷脸开锁保险箱的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10期
4 魏冬梅;张立人;胡楠楠;刘璐;马娜;赵曰峰;;联合空谱信息和Gabor特征的高光谱人脸识别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5 卫雨彤;林克正;;一种基于半监督稀疏保持投影的人脸识别新方法[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6 何莉;罗艳芳;;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人脸检测算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07期
7 陈辉;;网球发球图像路径修正优化建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7年06期
8 刘建峰;吕佳;;非对称稀疏图的半监督学习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9 车益民;;体育训练中的运动视频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05期
10 张嫣;;基于视觉分析的篮球投篮动作标准化判断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家军;;不相关稀疏保留投影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年07期
2 张哲来;马小虎;;基于虚拟样本的协同表示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年11期
3 张建勋;汪波;侯之旭;靳冲;;图像多特征融合的障碍物检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年03期
4 汪淑贤;熊承义;高志荣;周城;侯建华;;分块最大相似性嵌入稀疏编码的人脸识别[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10期
5 林国军;解梅;;一种鲁棒协作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8期
6 张宏星;邹刚;赵键;李志勇;;基于Gabor特征与协同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4年02期
7 胡正平;李静;;基于低秩子空间恢复的联合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J];电子学报;2013年05期
8 周丽芳;房斌;李伟生;王立逗;;一种自适应的EDTLBP人脸识别方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董吉文;赵磊;张亮;;核协同表示在人脸识别的遮挡问题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07期
10 朱杰;杨万扣;唐振民;;基于字典学习的核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新鹏;王朔中;;基于稀疏表示的密写编码[J];电子学报;2007年10期
2 李映;张艳宁;许星;;基于信号稀疏表示的形态成分分析:进展和展望[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3 赵瑞珍;王飞;罗阿理;张彦霞;;基于稀疏表示的谱线自动提取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7期
4 杨蜀秦;宁纪锋;何东健;;基于稀疏表示的大米品种识别[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史加荣;杨威;魏宗田;;基于非负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5期
6 高志荣;熊承义;笪邦友;;改进的基于残差加权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朱杰;杨万扣;唐振民;;基于字典学习的核稀疏表示人脸识别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2年05期
8 张疆勤;廖海斌;李原;;基于因子分析与稀疏表示的多姿态人脸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05期
9 李正周;王会改;刘梅;丁浩;金钢;;基于形态成分稀疏表示的红外小弱目标检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年04期
10 胡正平;赵淑欢;李静;;基于块稀疏递推残差分析的稀疏表示遮挡鲁棒识别算法研究[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亚翔;孙浩;周石琳;邹焕新;;基于元样本稀疏表示的多视角目标识别[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进明;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姚明海;视频异常事件检测与认证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瑾;基于稀疏表示的数据收集、复原与压缩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薛明;基于稀疏表示的在线目标跟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程广涛;基于压缩感知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6 黄丹丹;基于稀疏表示的视觉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赵淑欢;欠完备采样环境下面向数据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刘海仓;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超分辨率与目标跟踪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项凤涛;基于稀疏表示与优化的图像信息处理方法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刘兆栋;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图像去噪与融合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道文;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雪青;Shearlet变换和稀疏表示相结合的甲状腺结节图像融合[D];河北大学;2015年
3 吴丽璇;基于稀疏表示的微聚焦X射线图像去噪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孝磊;基于图像分块稀疏表示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黄志明;基于辨别式稀疏字典学习的视觉追踪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铃华;非约束环境下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应艳丽;基于低秩稀疏表示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梁晓捷;基于网络摄像头与稀疏表示分类法的实时人脸识别系统应用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9 陈蒙;基于稀疏表示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10 袁文;基于稀疏表示的行人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96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29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