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红外图像校正与增强技术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19-10-09 19:22
【摘要】:非均匀校正和视觉增强是红外图像处理的关键性技术,其主要是为了解决红外系统在光学、焦平面、读出电路等设计和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在非均匀校正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校正技术和去除"鬼影"现象的发展现状。在视觉增强方面,从灰度值的动态压缩角度阐述了传统方法和红外图像细节增强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640×512中波数字化焦平面探测器在增强方面采用的最新技术和成像效果;并从分辨率增强角度介绍了"微扫"技术在红外系统分辨率增强方面的突破技术和相关产品。最后,对红外图像处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图文】:

效果图,效果,非均匀性,校正算法


第39卷第6期逦Vol.39邋No.6逡逑2017年6月逦张宝辉等:红外图像校正与增强技术研宄现状逦June邋2017逡逑基于恒定统计(Constant邋Statistics,CS)的非均匀逦的算法,在抑制“鬼影”方面取得很好的结果。逡逑校正算法也是统计类校正算法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逦1.2逦基于配;隹的校正方法逡逑假设红外焦平面上各像元接收的辐射范围一致,各像逦基于统计的校正方法速度快,效果明显,但在校逡逑元的均值和标准偏差恒定,从而用于计算校正因子。逦正时需要统计的先验条件,如果实际的图不满足这些逡逑文献[2]中介绍了改进的CS-NUC方法,通过纵向通道逦先验条件,会严重影响校正的图像质量。针对这些问逡逑间的统计量均衡策略实现对条纹非均匀性的抑制,并逦题,文献[6]中提出了基于帧间匹配的最小均方误差逡逑引入遗忘因子通过帧间迭代实现非均匀性的动态校逦法,估计了相邻两帧之间的差异,并且以最小化均方逡逑正,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对场景信息的要求,可快速有逦误差的方法对相邻两帧进行匹配。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逡逑效地消除网格和条纹状固定噪声,且不受场景变动的逦累积的匹配误差,并且计算比较简单,需要较少的存逡逑影响,提高红外图像质量,其效果如图2所示。逦储空间,能获得时域上的非均匀性漂移参数,图4给逡逑另一种基于统计类的算法为基于yL经网络的校正逦出了其校正效果。逡逑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寻找到一个“期望”图像,通过逦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空间投影估计逡逑校正图像不断趋近“期望”图像来摆脱图像的非均匀逦和时域迭代非均匀性校正算法,主要是通过投影估计逡逑性。非均匀校正的增益和偏置参数采用最小均方逦来估算全局位移,并且在连续多帧

条纹,校正算法,神经网络


第39卷第6期逦Vol.39邋No.6逡逑2017年6月逦张宝辉等:红外图像校正与增强技术研宄现状逦June邋2017逡逑基于恒定统计(Constant邋Statistics,CS)的非均匀逦的算法,在抑制“鬼影”方面取得很好的结果。逡逑校正算法也是统计类校正算法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逦1.2逦基于配;隹的校正方法逡逑假设红外焦平面上各像元接收的辐射范围一致,各像逦基于统计的校正方法速度快,效果明显,但在校逡逑元的均值和标准偏差恒定,从而用于计算校正因子。逦正时需要统计的先验条件,如果实际的图不满足这些逡逑文献[2]中介绍了改进的CS-NUC方法,通过纵向通道逦先验条件,会严重影响校正的图像质量。针对这些问逡逑间的统计量均衡策略实现对条纹非均匀性的抑制,并逦题,文献[6]中提出了基于帧间匹配的最小均方误差逡逑引入遗忘因子通过帧间迭代实现非均匀性的动态校逦法,估计了相邻两帧之间的差异,并且以最小化均方逡逑正,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对场景信息的要求,可快速有逦误差的方法对相邻两帧进行匹配。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逡逑效地消除网格和条纹状固定噪声,且不受场景变动的逦累积的匹配误差,并且计算比较简单,需要较少的存逡逑影响,提高红外图像质量,其效果如图2所示。逦储空间,能获得时域上的非均匀性漂移参数,图4给逡逑另一种基于统计类的算法为基于yL经网络的校正逦出了其校正效果。逡逑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寻找到一个“期望”图像,,通过逦文献[7]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的空间投影估计逡逑校正图像不断趋近“期望”图像来摆脱图像的非均匀逦和时域迭代非均匀性校正算法,主要是通过投影估计逡逑性。非均匀校正的增益和偏置参数采用最小均方逦来估算全局位移,并且在连续多帧
【作者单位】: 北方夜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研发中心;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俊举;孙恋君;王世允;常本康;钱芸生;;一种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校正算法[J];激光与红外;2006年03期

2 邓希宁;任海富;李凌杰;;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校正算法在红外系统中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6年07期

3 熊辉,杨卫平,沈振康;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校正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12期

4 徐田华;赵继政;赵亦工;;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张俊举;孙恋君;王世允;常本康;钱芸生;;基于时域统计的非均匀校正算法[J];兵工学报;2006年05期

6 刘永进;张国华;赵亦工;;数字全变分滤波在红外图像序列非均匀校正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8期

7 王强;倪国强;郭磐;张弘毅;;非均匀校正技术算法分析与实时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8 刘永进;张国华;赵亦工;;混合卡尔曼滤波的非均匀校正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田丽珍,李庆辉,刘上乾;一种非均匀校正的新算法[J];应用光学;2000年02期

10 徐田华,赵亦工;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校正算法的研究[J];遥测遥控;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赵岩;张焱;沈振康;;一点定标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红外非均匀校正算法[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甄德根;吴志明;杨砚;蒋亚东;;基于数字滤波技术的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算法[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侯亚丽;丁雷;蒋鑫;;线列探测器实时非均匀校正技术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4 范永杰;金伟其;刘崇亮;陈艳;;HgCdTe红外探测器积分时间与非均匀校正参数关系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徐世伟;刘严严;;基于FPGA凝视型红外成像系统预处理算法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陶月启;红外成像系统实时非均匀校正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2 张方方;基于多尺度交换的恒定统计非均匀校正[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颜益;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校正及图像增强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何健;铁电非制冷IRFPA实时成像系统和自适应非均匀校正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成意;非致冷红外图像成像系统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6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546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e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