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8-12 10:48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区,搜集了1976~2017年42年间的气象数据(积温和降水)、土壤类型分布及土壤性质、遥感影像和DEM等多种地理空间数据,建立了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吉林省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系统。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和国家政策,建立了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和地面坡度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建立了单因子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系统以C#为开发语言,以ArcEngine10.1为二次开发平台,通过VPL(visual programming language)和GIS组件式开发方式实现。系统实现了地图浏览、数据管理、空间插值、生态适宜度评价、综合查询等功能。使用户不仅能够查询全省42年来的气象数据、地形、土壤分布和土壤成分等数据,而且能获得积温、降水、土壤肥力和地面坡度影响下的农业生态适宜度空间分布。根据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获得当地的种植建议,包括选种、施肥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26;TP311.52
【图文】:
图 2. 1 吉林省行政区图(2)地形地貌吉林省地貌形态变化较大,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中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地两大地貌区[18]。地貌类型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击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等构成[18]。吉林省东部山地主要是低山丘陵区。吉林中西部平原可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和西部草甸、湿地等。以松辽分水岭为界,北侧为松嫩平原,南侧为辽河平原。吉林省地貌成因中,外应力以冰川、流水和风等气象气候因素为主。第四纪冰川的剥蚀遗迹在长白山地区依然存在。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像非常广泛,东南部山地、丘陵,中西部台地、平原、盆地和谷地等,受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诸如冲沟、河漫滩、冲积平原等各种流水地貌。(3)气候特征吉林省位于亚欧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图 2. 2 镶嵌后的 DEM 显示效果图遥感影像是用“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下载自谷歌卫星图的 14 级的遥感影像,相当于分辨率为 9.55m。影像下载、拼接、裁剪后,地图参数变换为GCS_WGS_1984,如图 2.3 。系统中用到的水系分布图就是从本影像解译得来
图 2.3 吉林省遥感影像图.2.2 土壤数据土壤类型分布图为 1999年12月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和吉林省第三测绘院的 1:500000 的吉林省土壤图,经过扫描得到栅格图像,用 mapgis 软件进何校正、矢量化得到 shape 格式的土壤分布图,再经过投影变换,得到地理系下的吉林省土壤类型分布图,见图 2.4,供系统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126;TP311.52
【图文】:
图 2. 1 吉林省行政区图(2)地形地貌吉林省地貌形态变化较大,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以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中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地两大地貌区[18]。地貌类型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击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等构成[18]。吉林省东部山地主要是低山丘陵区。吉林中西部平原可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和西部草甸、湿地等。以松辽分水岭为界,北侧为松嫩平原,南侧为辽河平原。吉林省地貌成因中,外应力以冰川、流水和风等气象气候因素为主。第四纪冰川的剥蚀遗迹在长白山地区依然存在。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形态的影像非常广泛,东南部山地、丘陵,中西部台地、平原、盆地和谷地等,受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诸如冲沟、河漫滩、冲积平原等各种流水地貌。(3)气候特征吉林省位于亚欧大陆东侧的中纬度地区,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图 2. 2 镶嵌后的 DEM 显示效果图遥感影像是用“全能电子地图下载器”下载自谷歌卫星图的 14 级的遥感影像,相当于分辨率为 9.55m。影像下载、拼接、裁剪后,地图参数变换为GCS_WGS_1984,如图 2.3 。系统中用到的水系分布图就是从本影像解译得来
图 2.3 吉林省遥感影像图.2.2 土壤数据土壤类型分布图为 1999年12月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和吉林省第三测绘院的 1:500000 的吉林省土壤图,经过扫描得到栅格图像,用 mapgis 软件进何校正、矢量化得到 shape 格式的土壤分布图,再经过投影变换,得到地理系下的吉林省土壤类型分布图,见图 2.4,供系统使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想;杨联安;叶银迪;李星滢;冯武焕;于世锋;张林森;;嵌入式GIS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27期
2 李悦;张合兵;;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状况评价——以河南商丘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4期
3 张桂香;赵娟;;气象服务能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4年18期
4 路鹏;刘万崧;杨长保;陈圣波;周云轩;;基于GIS的吉林省农业生态适宜度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刘国成;杨长保;刘万崧;丁继红;;基于模糊数学的农业气候适宜度划分研究及应用[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杨星卫,陆贤;GIS支持下的上海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开发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苏永秀;李政;秦亮曦;黄永t
本文编号:279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79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