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1 01: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结构图
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体系设计示意图
具体来说,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苗族文化课程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采取自行开发与引进相结合方法,加快资源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针对资源分散,不易查找的问题,要建立适宜共享的苗族文化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中心,统筹教学资源,使它们的存储相对集中,结构更加规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对这类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还需要采用多用户、多层次的管理方法,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资源分类方法和不同的资源检索形式,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要求等查阅资源,自主学习。方便教师依据所承担课程的特点、教学需求等,建立二级子中心和自己的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中心,服务教学科研。①关于苗族文化学习资源间的层级关系,可见图6-3所示: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本文编号:301190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结构图
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体系设计示意图
具体来说,一方面,学校要加大苗族文化课程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采取自行开发与引进相结合方法,加快资源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针对资源分散,不易查找的问题,要建立适宜共享的苗族文化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中心,统筹教学资源,使它们的存储相对集中,结构更加规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对这类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还需要采用多用户、多层次的管理方法,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不同需求,采用多种资源分类方法和不同的资源检索形式,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要求等查阅资源,自主学习。方便教师依据所承担课程的特点、教学需求等,建立二级子中心和自己的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中心,服务教学科研。①关于苗族文化学习资源间的层级关系,可见图6-3所示: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本文编号:3011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01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