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11-12 13:45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保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概念被提出。目前,海绵城市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试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在运营、监管方面面临的潜在问题,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监管应向智慧城市转变、在海绵城市中融入智慧城市的理念。2015年,镇江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之一,本课题依据镇江市海绵公园建设的现有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解决方案,实现海绵城市雨水资源从降雨收集、净化蓄存到排放利用等过程的数字化动态监测,以数据为基础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进行评估。同时支持手机、云服务等多方式的业务访问,为海绵城市在服务监管、辅助决策、资源共享等层面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等技术支持,实现海绵城市水生态信息的智能化管理。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海绵城市信息化管理需求,设计了海绵城市水生态信息采集平台,实现海绵城市试点区域降雨量、蓄水池水位、蓄水池水体质量、海绵体植保区土壤湿度等多参数数据采集,采用GPRS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底层与远... 

【文章来源】:江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体系架构示意图

结构图,系统整体,结构图,海绵体


(4)定时控制:需要对海绵体植保进行定时浇灌,通过客户端设置定时时段,系统自动开启执行设备。(5)智能评价:需要对收集的蓄水池雨水水质数据进行评估,分析海绵体对径流污染控制的能力,判断水质类别,确保用水安全。(6)易于拓展:需要方便于后期系统功能的拓展,各个模块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采用标准化接口通信。2.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针对以上需求分析,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海绵城市水雨情智慧监管系统。系统总体结构如图 2.2 所示。

嵌入式网关,底层,设备运行状态,决策层


江 苏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采用基于ARM内核的嵌入式网关代替传统PC作为海绵城理器,并通过与其串口通信的 GPRS 模块实现底层设备与客户端通过服务器与嵌入式网关建立连接,实现对底层设实时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设置自动控制模式、远程控制分层结构设计照功能将系统整体架构分为三层,如图 2.3 所示,主要包决策层和应用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PRS的沼气工程物联网监控系统[J]. 席瑞鑫,郞曼.  通信电源技术. 2018(12)
[2]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地下智能停车场中的应用[J]. 陈立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12)
[3]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J]. 刘爽,李鹏威.  电子制作. 2018(23)
[4]海绵城市中LID设施对降雨径流及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研究[J]. 张泉荣,姚允龙,陈鑫.  江苏水利. 2018(12)
[5]基于STM32的智慧海绵城市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 冯永慧,刘路,郑双华,张瑞豪.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8(11)
[6]海绵城市云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英文)[J]. 侯景伟,孙诗琴,刘仁涛,李建华,张明鑫.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8(10)
[7]面向多元需求的城市智慧海绵空间探索[J]. 刘怀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8]贵安新区海绵城市水量、水质三级控制屏障系统[J]. 由阳,朱玲,张洋,房亮.  中国给水排水. 2018(16)
[9]基于SWMM模型的校园海绵化改造方案研究[J]. 曹万春,张彬,黄克虎.  中国给水排水. 2018(15)
[10]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 翁窈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05)

博士论文
[1]无线通信中的定位技术及其在AD HOC路由策略中的应用[D]. 薛林.山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面向海绵城市的水深监测系统研究[D]. 王森.安徽建筑大学 2018
[2]基于灰色关联度推理的水质评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董婉.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8
[3]海绵城市评估与运营系统开发[D]. 王凯伦.东南大学 2017
[4]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视频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李仁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5]基于Android的智能手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常志沛.大连海事大学 2011
[6]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土石坝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包天栋.西安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91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491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