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高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6 03:56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热点之一,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的就是微课,微课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领路者。“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具有知识点多而散的特点,学生很难精确把握及应用。通过对微课设计与应用以“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中,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的资料综述了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此同时,归纳了微课的特征、分类以及构成元素;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分析了微课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微课的设计原则、设计思路及设计流程、构建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微课的模式;并对探究类、预习类和复习类微课案例进行前期分析和设计;在微课实施前后进行了教师访谈和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表明,微课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深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微课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课堂集体教学的不足,实现个性化学习。 

【文章来源】:鞍山师范学院辽宁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以微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时代
        2.教与学方式正在转变
        3.化学学科特征
        4.“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的知识点特征
    (二)微课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2.研究的方法
    (五)创新之处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微课的含义和特征
        1.微课的含义
        2.微课的特征
        3.微课的类型
    (二)微课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掌握学习理论
        3.自主学习理论
        4.非正式学习理论
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2.对象分析
    (二)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微课设计前条件分析
        1.教材分析
        2.课程标准分析
        3.高一学情分析
        4.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框架体系设计
    (三)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1.微课设计原则
        2.微课设计思路
        3.微课设计流程
        4.“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微课的模式
四、微课教学案例及应用研究
    (一)微课教学案例
        1.探究类微课
        2.预习类微课
        3.复习类微课
    (二)微课应用效果研究与分析
        1.教师访谈(微课应用前)
        2.调查问卷分析(微课应用前、后)
    (三)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启示
        1.巧妙化解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2.突破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丰富课外辅导的教育资源
        4.微课应用高中化学中的局限性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微课教学的应用与设计[J]. 周践真.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09)
[2]高中化学微课教学构建与实施[J]. 孙扬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09)
[3]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林耀昆.  考试周刊. 2018(01)
[4]高中化学疑难问题的微课程开发与实践[J]. 王伟,晋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7(04)
[5]做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J]. 杨慧卿.  滁州学院学报. 2016(05)
[6]从精品到精彩:化学微课的现状、创作与使用[J]. 赵铭,赵华.  化学教育. 2016(01)
[7]浅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张勤.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14)
[8]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思考[J]. 钱华.  化学教与学. 2014(11)
[9]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J]. 韦新丹.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4(21)
[10]微课程在化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 焦永生.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16)

硕士论文
[1]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婷婷.曲阜师范大学 2016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D]. 宋芹芹.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高中化学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D]. 路瑰赟.广西师范学院 2015
[4]高中化学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 蒙春梅.福建师范大学 2015
[5]高中化学“微课”实践初探[D]. 谷春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高中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D]. 彭英邦.温州大学 2015
[7]高中化学微课程资源的调查研究[D]. 梁熙.天津师范大学 2015
[8]高中信息技术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汪丽.河北大学 2010
[9]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 王桂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9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609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