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相机后台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02-23 05:27
随着智能相机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对智能相机后台管理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相机后台管理软件为用户提供了可视化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智能相机以及访问数据并作分析处理,从而降低智能相机的使用复杂度并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所以开发出优秀的智能相机后台管理软件是智能相机产业的重要环节。本文设计开发的智能相机后台管理软件主要实现了后台管理软件与智能相机平台的数据通信功能与参数配置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交互界面实现对智能相机的控制与数据获取。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MFC设计开发了后台管理软件可视化交互界面。采用悬浮窗口布局扩展了功能区,使用Open CV开源视觉库实现了对图像的基本操作。(2)基于Gig E Vision协议设计并实现了后台管理软件通信模块。分析了Gig E Vision协议的主要内容,设计并实现了控制通道和流通道,实现了管理软件命令消息的可靠传输与文件数据流的高速可靠接收。封装数据通信模块函数为动态链接库,提供函数接口供其他应用程序调用。(3)基于Gen ICam标准的Gen Api模块设计并实现了后台管理软件参数配置功能。根据Gen Api...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智能相机协议概述
1.3.1 智能相机通信协议
1.3.2 Gen ICam标准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系统平台介绍与软件总体设计
2.1 智能相机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
2.1.1 智能相机平台
2.1.2 软件开发环境
2.2 需求分析
2.3 软件GUI交互界面的布局
2.3.1 界面布局
2.3.2 图像操作
2.4 数据通信与相机参数配置
2.4.1 数据通信功能设计
2.4.2 参数配置功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实现数据通信
3.1 Gig E Vision协议分析
3.2 GVCP控制协议分析与实现
3.2.1 GVCP协议分析
3.2.2 GVCP控制通道的实现
3.2.3 可连接相机枚举
3.3 GVSP数据流协议分析与实现
3.3.1 GVSP协议分析
3.3.2 实现流通道数据快速接收
3.3.3 流通道丢包重传机制的实现
3.3.4 定时器的实现与使用
3.4 实现Gig E Vision协议通信模块封装
3.4.1 通信模块DLL的创建
3.4.2 通信模块API的使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en Api相机参数配置
4.1 Gen Api模块简介
4.2 Tiny XML2 函数库概述
4.3 XML设备描述文件的设计与生成
4.3.1 设备描述文件结构规划
4.3.2 设备描述文件的参数设计
4.3.3 Gen Api节点解析
4.3.4 生成XML设备描述文件
4.4 实现设备描述文件的传输
4.5 解析设备描述文件配置相机参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搭建测试环境
5.2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的通信功能测试
5.2.1 通信连接的建立
5.2.2 流通道数据传输
5.2.3 DLL的加载与使用
5.3 基于Gen Api的参数配置测试
5.3.1 XML设备描述文件传输
5.3.2 功能参数配置
5.4 性能分析
5.4.1 CPU使用率
5.4.2 丢包处理能力
5.4.3 数据传输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640964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智能相机协议概述
1.3.1 智能相机通信协议
1.3.2 Gen ICam标准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系统平台介绍与软件总体设计
2.1 智能相机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
2.1.1 智能相机平台
2.1.2 软件开发环境
2.2 需求分析
2.3 软件GUI交互界面的布局
2.3.1 界面布局
2.3.2 图像操作
2.4 数据通信与相机参数配置
2.4.1 数据通信功能设计
2.4.2 参数配置功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实现数据通信
3.1 Gig E Vision协议分析
3.2 GVCP控制协议分析与实现
3.2.1 GVCP协议分析
3.2.2 GVCP控制通道的实现
3.2.3 可连接相机枚举
3.3 GVSP数据流协议分析与实现
3.3.1 GVSP协议分析
3.3.2 实现流通道数据快速接收
3.3.3 流通道丢包重传机制的实现
3.3.4 定时器的实现与使用
3.4 实现Gig E Vision协议通信模块封装
3.4.1 通信模块DLL的创建
3.4.2 通信模块API的使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Gen Api相机参数配置
4.1 Gen Api模块简介
4.2 Tiny XML2 函数库概述
4.3 XML设备描述文件的设计与生成
4.3.1 设备描述文件结构规划
4.3.2 设备描述文件的参数设计
4.3.3 Gen Api节点解析
4.3.4 生成XML设备描述文件
4.4 实现设备描述文件的传输
4.5 解析设备描述文件配置相机参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搭建测试环境
5.2 基于Gig E Vision协议的通信功能测试
5.2.1 通信连接的建立
5.2.2 流通道数据传输
5.2.3 DLL的加载与使用
5.3 基于Gen Api的参数配置测试
5.3.1 XML设备描述文件传输
5.3.2 功能参数配置
5.4 性能分析
5.4.1 CPU使用率
5.4.2 丢包处理能力
5.4.3 数据传输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3640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640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