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轴式多源图像融合系统近距离配准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分光轴式多源图像融合系统近距离配准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解决分光轴式多源图像融合系统近距离图像配准问题,建立了一种双目成像配准模型,分析了分光轴系统的镜头中心距对配准精度的影响。该模型以物点对不同镜头的入射角差为切入点,以入射角差作为配准精度的判别依据,分析了配准精度随镜头中心距和物距的变化关系。结合探测器角分辨率和光轴调校精度,给出了分光轴系统像素级配准的距离范围计算公式,并且引入光轴初始夹角和图像像素平移量,实现近距离变视距图像配准。计算结果表明:分光轴系统光轴平行时可对某一最近距离至无穷远范围内配准,当调节系统对更近距离配准时,可在一段有限范围内配准,缩小镜头中心距和提高光轴调校精度可以扩大系统的配准范围。利用提出的配准距离范围计算方法,结合目标测距,实现了分光轴式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近距离变视距图像配准。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关键词】: 图像配准 双目成像 分光轴
【分类号】:TN216
【正文快照】: 0引言图像融合技术是一种综合处理多传感器图像数据的手段,可以克服单一传感器光谱特性、空间分辨率、图像可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已在夜视侦查、医学影像、电晕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3]。图像配准作为图像融合的核心技术,涉及到光学系统结构设计和软件算法研究。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江林;;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0分会场: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小林;赵建;;多源图像快速配准算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宋福照;杜军平;侯立莎;汪谦;白二伟;陆承;;基于SCDPT的多源图像融合算法研究[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少华;多源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玉春;多源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李明喜;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收获目标准确定位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4 洪日昌;多源图像融合算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焦竹青;变换域中的多源图像融合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刘波;基于多源图像的生猪体表温度和步态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全忠;基于人工神经元感知模型的多源图像融合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牟娇;基于FPGA的多源图像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3 翟豪;滤波和多源图像匹配在进近助视引导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09年
4 刘力;基于局部特征的多源图像配准和识别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魏宁;多源图像融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强;多源图像融合及其流程建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李佳彦;面向摄像整纬装置的多源图像处理与融合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8 卢海鹏;多源图像融合的理论与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朱美玲;变分法在多源图像融合中的若干问题[D];深圳大学;2015年
10 丘文涛;多源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分光轴式多源图像融合系统近距离配准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7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447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