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材料单轴受压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1 03:17

  本文关键词: 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 单轴受压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应力-应变全曲线 本构方程 出处:《混凝土》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配置3种不同强度等级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进行单轴受压试验。研究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在单轴受压状态下的破坏过程与形态,分析材料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变、极限应变等单轴受压力学性能;提出3种不同强度等级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材料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本构方程,并与普通混凝土砌块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材料呈剪切破坏;棉花秸秆在水泥基砌块中的拉结作用提高了材料的残余强度与稳定承载能力;用两段式方程对棉花秸秆水泥基砌块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拟合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Abstract]: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of cotton straw cement block with three different strength grades was carried out.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morphology of cotton straw cement block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and Poisson's ratio of the material were analyzed. The stress-strain full curve, peak strain, limit strain and other uniaxial compres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proposed, and the stress-strain full curv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three different strength grades of cotton straw cement block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ordinary concrete bloc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tton straw cement block material is shearing failure, the cotton straw in the cement block can improve the residual strength and st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tensile action of cotton straw in cement based block increases the residual strength and st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aterial. The results of fitting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cotton straw cement block with two-stage equ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42007)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2194)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RCPY201208)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J12B05)
【分类号】:TU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惟前;刘方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试验与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1988年01期

2 李俊,尹健,周士琼,李益进,汪冬冬,周敏;粉煤灰与矿渣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混凝土;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竟成,肖加余,王春齐,王兴业,刘凤荣;竹片仿形编织物增强不饱和聚酯船体研制[J];工程塑料应用;2000年01期

2 赵文军;刘洪波;王莉;;超细粉煤灰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3期

3 郑远;郑会杰;;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4 许靖裕;施养杭;;新型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应用评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2年04期

5 李兵;蒋玲健;王明;张洁;等;;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2011年03期

6 周敏;李俊;;粉煤灰再生集料快速修补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J];粉煤灰;2012年03期

7 赵丽颖;;替代率对再生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3年04期

8 李亚洲;王晓菡;柳炳康;;低周反复荷载下再生混凝土受扭构件受力性能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严亮;张秀丽;杨久俊;;麦秸与硬化水泥浆体的适应性研究[J];混凝土;2012年01期

10 薛文博;金晓鸥;王弘禹;;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发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凤利;刘俊华;张承志;;废混凝土再生混合砂砂浆性能正交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5th NCCM)[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丽妍;亚麻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2 孟宏睿;生态轻质水泥基墙体材料性能及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九苏;基于活性粉末增强的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哲;粉煤灰矿渣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2 邹伟;高性能再生混凝土耐酸雨侵蚀性能研究及环境协调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3 鲁飞飞;膨化植物纤维与无机物复合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4 陈伟伟;再生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叶禾;高品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勇;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张九峰;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侯新秀;麦草基复合包装材料的加工条件与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婷;再生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10 王竞妍;再生骨料缺陷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邹惟前;刘方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的原理与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1987年01期

2 宋瑞旭,万朝均,王冲,刘宁;高强度再生骨料和再生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3年02期

3 陈云钢,孙振平,肖建庄;再生混凝土界面结构特点及其改善措施[J];混凝土;2004年02期

4 张亚梅,秦鸿根,孙伟,郝东明,宁钟;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1期

5 沈玉婷,谢慧东,王林静,董传志;矿渣微粉及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双掺技术的试验研究[J];山东建材;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流秀;徐青;;水泥基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2012年06期

2 田中华,彭飞崛;彩色水泥基涂料的研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任恩平;邵正明;于海洋;王建成;仲朝明;;工业仓储构筑物内衬水泥基耐磨料的研制及应用[J];混凝土;2008年09期

4 刘剑飞;王玉凤;郝文明;李永清;张宝杰;王星;高雪梅;;如何理解使用水泥实测强度和强度等级[J];商品混凝土;2011年04期

5 王辉;;选煤厂介质输送内衬的水泥基耐磨复合物[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1年01期

6 ;前进中的水泥研究所[J];中国建材;1988年02期

7 吴鸣;水泥防水材料生产线建成[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1期

8 ;防止玻璃纤维受水泥基材侵蚀的主要措施[J];硅酸盐学报;1979年02期

9 汪宏涛;;利用粉煤灰制备新型低成本磷酸盐水泥[J];粉煤灰;2010年05期

10 王武祥;张磊蕾;王爱军;廖礼平;;水泥基发泡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刚;王建章;唐德金;闻宝联;;水泥基渗透非结晶材料及其在防水领域的应用[A];中国防水堵漏保温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闻宝联;王新刚;唐德金;;水泥基渗透非结晶材料及其在防水领域的应用[A];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雷晓东;姚莉;;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提高混凝土结构特性的探讨[A];新防水堵漏工程标准宣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康宁;;水泥抗裂与抗裂水泥[A];第八届全国纤维水泥制品学术、标准、技术信息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三次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纤维水泥制品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三次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建筑结构与轻质板材专业委员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5 杜纪锋;叶正茂;轩洪钟;芦令超;;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的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谢琦;冷达;沈中林;;高性能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悦;;水泥基防水防腐保护涂料对电厂冷却塔工作环境的协调性[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健维;陈云飞;崔晓斌;;掺碎石水泥基灌浆料在工程中的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秀芝;孙伟;;三层水泥基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云飞;张德成;程新;;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刚;科技撑起江苏水泥发展天空[N];中华建筑报;2002年

2 ;新型高效防水材料:凯顿百森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产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南京旋立水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集团) 王志强;水泥行业利用工业废渣大有可为[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龚伟;宝冶建设研发成功可“吃掉”震动的新型建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郭焕发;总有空白等着你[N];中国建材报;2006年

6 章宗友;水泥基渗晶防水材料的市场发展与争议[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天宫宣;黄石天宫推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6年

8 记者 姜小毛;卡尔迪克推出建筑找平砂浆添加剂[N];中国化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娥;鄂尔多斯恒卓水泥营销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陈伟力;电炉钢渣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开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彬;固井水泥石界面胶结性能改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蔡高创;硫铝酸盐水泥基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乔林;抗CO_2及H_2S腐蚀油井水泥体系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0年

6 鲁飞飞;膨化植物纤维与无机物复合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吕建平;水泥基材料弹性模量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国辉;压电纤维及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黄艾玲;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并购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严莉莉;疏浚淤泥固化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0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20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