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公共利益的大中城市居住地块开发强度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3 07:07

  本文选题:公共利益 切入点:大中城市居住地块 出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在我国大量的居住用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居住地块普遍存在住宅停车位和公园绿地配建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公共利益缺失的问题。这一问题看似是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或实际建设中产生的问题,但实际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开发强度指标编制时,住宅建筑日照、组团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公共利益因子与开发强度指标之间的合理配建关系难以被准确把控,,造成的修规方案和后续建设无法在符合控规编制的各项开发强度指标的同时满足公共利益因子的规范要求的问题。本文针对居住地块控规开发强度控制中公共利益缺失的症结,提出“开发强度绩效”概念,并通过调查西安市300个现状已建成居住地块样本的当前开发控制状况,重点在地块自身和地块所在片区两个层面构建容积率与公共利益因子配建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此量化分析已建居住地块典型样本的开发强度指标与公共利益因子的当前配建状况,即“当前绩效”,探讨公共利益因子完全能满足各类规范要求时,即开发强度达到“期望绩效”时,开发强度指标和公共利益因子的合理配建关系。 论文首先在理论层面对“开发强度绩效”的必要性、目标与方法进行说明和论证,指出期望绩效下的容积率为弹性范围或区间,即“值域化”,提出期望绩效下容积率与公共利益因子的配建关系不受地块层面因子当前配建状况的影响,是控规层面的“理论达到”,是给予下层面规划与建设保障公共利益的可能。其次,选取相关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中与居住地块开发强度有最实质、最直接、最大影响的,地块自身层面的住宅建筑日照因子、组团绿地因子、停车位因子和地块所在片区层面的小学因子、中学因子、医院因子作为公共利益因子,通过数学建模方法构建单因子开发强度“值域化”模型。再次,运用“值域化”模型计算典型样本的期望绩效下容积率,通过现状容积率和期望绩效下容积率的数理关系衡量开发强度当前绩效,并对典型样本的开发强度当前绩效进行单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一,除停车位问题外,其它当前居住地块公共利益缺失的问题均主要源于控规开发强度控制方面,控规层面开发强度指标的合理编制对于保障居住地块的公共利益至关重要;二,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对居住地块开发强度指标的影响较地块层面大,在控规中应重视把控片区层面公共利益因子的布局与开发强度的配建关系;三,期望绩效下的开发强度指标为“理论达到”,在下层面规划使用时必须和各公共利益因子的规范要求同时作用才能最终保障公共利益。最后,基于“值域化”数学模型,提出理想状态下的住宅容积率值域区间为0.8-5.9,并结合实际状况下的住宅平均高度、建筑密度将容积率值域区间进行细分,形成各项指标细化且对应控制的“居住地块开发强度值域化一览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梁圣复;影响现代室内环境健康的几个建筑设计因素及对策——由非典事件引发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2 朱大明,胡金会;居住区地下停车库规模的影响因素[J];地下空间;2000年01期

3 王璇,束昱,侯学渊;地下车库的选址与规模研究[J];地下空间;1995年01期

4 胡纹;王玲玲;;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新思考——以《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制订工作为例[J];重庆建筑;2007年04期

5 王金岩;吴殿廷;;城市空间重构: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晋t熝

本文编号:1605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05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