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砂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干燥收缩性能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18 18:39

  本文选题:再生混凝土 + 抗压强度 ; 参考:《硅酸盐通报》2014年11期


【摘要】:试验以不同砂率为变量,研究了10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C30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干燥收缩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试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比条件下随着砂率的增加,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值有所降低,含气量有所加大,10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趋于平稳,变化不大;10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对比强度略有降低;在相同配比条件下随着砂率的增加,10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长度变化率都略有增加,120 d后趋于平稳,180 d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长度变化率与砂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Abstract]:The strength and drying shrinkage of 100%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eplacement C30 recycled concrete were studied by using different sand ratios as variable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rdinary concrete specimen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sand ratio, the slump value of fresh concrete decreases,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and ordinary concrete tends to be stable.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100%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and ordinary concrete decreased slightly.With the increase of sand ratio, the change rate of drying shrinkage length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and ordinary concrete is slightly increased by 100% under the same ratio of sand, and the change rate of drying shrinkage length and sand rate of concrete tends to steady at 180 days after 120 days.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资助项目(50GD02)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斐峰,邓学钧,秦鸿根;桥用高性能混凝土长期耐久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2 王磊;陈杏;张毅;;再生骨料混凝土长龄期收缩及基本力学性能研究[J];混凝土;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昌盛;汪劭yN;泮俊;;平胜大桥主塔设计要点及相关施工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2 刘超;白国良;尹磊;;基于荷载长期效应RAC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6期

3 朱丽华;戴军;白国良;张锋剑;;再生混凝土单排孔砌块力学性能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4 崔正龙;童华彬;吴翔宇;;不同养护环境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4年09期

5 崔正龙;童华彬;吴翔宇;;再生粗骨料的形态及性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09期

6 崔正龙;童华彬;吴翔宇;;再生粗集料的循环利用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4年10期

7 杨晓波;姜丽;;与再生混凝土同行,放飞环保梦想[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23期

8 王晓明;刘斌;刘文华;;高速公路隧道用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6年12期

9 莫志凡;林春姣;傅根根;唐双美;郭磊磊;;拉会大桥高性能硅粉混凝土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2年07期

10 王其锋;刘音;张浩强;江宁;;矸石膏体充填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J];煤矿开采;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主明;刘锋;;受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现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福海;冻融环境下桥梁下部结构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向冈;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瑶;混凝土结构锈裂二阶段理论及裂缝开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王威赛;异形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轴压和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

3 于显强;建筑垃圾再生细粉用于保温砂浆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4 赵桂云;混凝土再生微粉基本性能及其活化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李蕾;新疆寒冷地区矿物掺合料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6 梁芮;乌鲁木齐市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性能及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7 张敏;橡胶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性能试验[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年

8 刘志刚;利用废弃混凝土配制再生砂浆及对其和易性和强度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9 胡天安;低取代率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及其改善措施[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吴祖达;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萌;张兴昌;;商品混凝土干燥收缩应力的分析及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2 曹勇;柳炳康;夏琴;;再生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试验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年01期

3 成国耀;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5年11期

4 夏威,程刚;高钙粉煤灰与矿渣的复合及大掺量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年02期

5 许建荣,何锦华,季绿梅;浅析外加剂对人防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年03期

6 肖建庄,兰阳,李佳彬,王军龙;再生混凝土长期使用性能研究进展[J];结构工程师;2005年03期

7 李佳彬,肖建庄,孙振平;再生粗骨料特性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刚,曹贝贝;再生混凝土国内外发展动态[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2 朱映波;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改善措施[J];混凝土;2004年07期

3 徐亦冬,周士琼,肖佳;再生混凝土集料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5年04期

4 刘数华,方坤河,曾力;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粉煤灰;2005年05期

5 张学兵,邓寿昌,邓旭华,王智超;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几个主要因素的试验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郑建军;盛毅生;孔德玉;於建明;王章夫;;再生混凝土技术与发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曾阳春;尹健;;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8 郑爱武;;对再生混凝土回收利用的探讨[J];砖瓦;2006年05期

9 沈大钦;朋改非;;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14期

10 叶禾;;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曹万林;张建伟;尹海鹏;陈家珑;;再生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研究与应用[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施养杭;彭冲;;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发展析议[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4 傅晓剑;吕爱增;雒斌;李福海;;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福海;叶跃忠;赵人达;;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A];“发展绿色技术,建设节约结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庄;;前言[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传增;肖建庄;雷斌;;德国再生混凝土应用概述[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U,

本文编号:1769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69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