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的认知比对
本文选题:北京 + 城市轴线 ; 参考:《城市问题》2014年04期
【摘要】:城市轴线既是城市结构和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也包含了最为重要的城市遗产。作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其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构建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城市空间格局。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网格选取、专家打分等方法,从居民和专家的认知视角,对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空间范围、代表性建筑、历史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等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异同。针对北京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的不同,提出了具有侧重性的保护与发展建议。
[Abstract]:Urban axi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but also contains the most important urban heritage.As a world-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Beijing has constructed a unique urban space pattern by its north-south axis and east-west axis.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grid selection, expert scor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scope,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tage and function orientation of Beijing's north-south axis and east-west ax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and experts.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rth-south axis and the east-west axis of Beijing are revealed.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axis of Beijing and the east-west axis,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03)
【分类号】:TU98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皓锋;;中西城市中轴线的美学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李建平;北京城市景观与古都文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孙洪铭;;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城市空间布局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4 李百浩,黄亚平;历史·风景·街市·生活——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概念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5 李路珂;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6 董珂;谈中西方首都城市轴线发展背景[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7 段进宇;试论北京中轴线有机生长模式——对北京城市未来空间格局的思考[J];规划师;2003年10期
8 谭烈飞;张宁;;北京城东西轴线的地位与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熊鹏;张阳生;;西安城市轴线意象的初步研究[J];华中建筑;2012年06期
10 王建国;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J];建筑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皓锋;;中西城市中轴线的美学分析[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张韵;马贝娟;;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修复与保留对城市景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3 包书月;张宝秀;;北京城中轴线发展历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昭言;;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J];包装世界;2010年01期
5 杨卓;;重庆通远门的改造更新[J];重庆建筑;2009年03期
6 张小娟;王桢;;在交融中演绎历史——以兰州市传统轴线格局的传承与发展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7 陈蔚珊;;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形成与规划[J];城市观察;2011年05期
8 陈宇琳;;“山-水-城”艺术骨架建构初探——以千年古县蓟县为例[J];城市规划;2009年06期
9 李永乐;;“梁陈方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J];城市;2011年03期
10 侯丽;;理想社会与理想空间——探寻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空间概念[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增禄;;北京古都现代化建设的规划发展问题[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德友;施为学;李中华;王洋;;基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轴线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依;王慧;;江南地区古县城中轴线保护策略研究——以宁波市慈城古县城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丁静蕾;叶莺;;从“分离”到“融合”——浅析风景园林与中轴线在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的关系变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高黑;周伊峰;;自由式中轴景观设计初探——以路桥行政文化中心绿轴设计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韩增禄;;明清北京紫禁城建筑中的和谐理念[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7 叶楠;;谁动了北京旧城的天际线?——北京旧城天际线保护探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曹珊;段进宇;侯硕;邢晓娟;;城市记忆度评测——以北京中轴线研究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9 包书月;张宝秀;;北京城中轴线发展历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北京学研究2011:北京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C];2011年
10 李忻;郭盛裕;潘宜;;原真性视角下的“梁陈方案”评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2 董菲;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姚朋;现代风景园林场所物质的表征及构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李旭;西南地区城市历史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黄瓴;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健;天津海河综合开发规划的实践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王靖;城市区域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张倩;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鹏;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春彦;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场所精神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徐渊;转型与重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泽英;北京明清城门广场绿地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6 任远;胜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焱婷;动漫化传达语境中的大召旅游产品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沈宁;成语典故在邯郸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9 梁美霞;基于情境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萍;西安城市开放空间地域性整合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悦;周代宫城制度中庙社朝寝的布局辨析——基于周代鲁国宫城的营建模式复原方案[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2 李路珂;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3 范嗣斌,邓东,朱子瑜;北京传统城市中轴线九大特质解析[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4 陈锋;由历史都城的中轴线设计想到的[J];城市规划;2003年04期
5 董珂;谈中西方首都城市轴线发展背景[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6 邓东;范嗣斌;;“中国气质之展现”——北京市中轴线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16期
7 唐子来,张辉,王世福;广州市新城市轴线:规划概念和设计准则[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3期
8 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9 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10 王茂军;张学霞;霍婷婷;;北京城市认知的空间关联模式——城市地名认知率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良皋;;秦都与楚都[J];新建筑;1985年03期
2 Meinhard von Gerkan ,Joachim Zais;北京世界展览与体育中心[J];世界建筑导报;2003年Z1期
3 李子萍;西安交通大学教学主楼[J];建筑创作;2005年09期
4 ;法国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国际公司方案[J];城市规划;1996年06期
5 赵冬日,褚平;北京天安门广场东西地区规划与建设——为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为迎接2000年奥运会[J];建筑学报;1993年01期
6 Meinhard von Gerkan ,罗岚;北京天园广场[J];世界建筑导报;2003年Z1期
7 杨洲;银川市人民广场规划[J];建筑创作;2005年07期
8 ;宁波东部新城行政中心[J];世界建筑导报;2007年05期
9 高庆辉;李亚伟;;泰州外商投资服务中心[J];建筑与文化;2007年10期
10 曼哈德·冯·格康;Susi Winter;Tuyen Tran Viet;Robert Wildegger;Hito Ueda;Marcus Tanzen;Udo Meyer;Birgit F銉llmer;Jens Reichert;Uli R銉sler;Frederik Heisel;Annika Schr銉der;Elena Melnikova;Markus Carlsen;Nicole Flores;Schlotfeldt Licht;Müller BBM;Breimann;Bruun;洇Christian Gahl;;越南河内国家会议中心(NCC)[J];建筑技艺;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陆伟;;圆明园西洋楼纵览[A];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刊[C];2010年
2 朱广宇;;返回原点—令人叹为观止的圆形空间设计[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倪金华;陈星;葛俊杰;魏晓东;傅建成;李慧;;天津津门工程超长混凝土工程桩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康飞;王剑飞;;浅谈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琛;整体性保护与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6年
2 记者 李阿珊;北京建院:学研并举布“开局”[N];中华建筑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屈桂林;双塔奇“兵”[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记者 杨光林;市八一路打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暨规划论证会在周举行[N];周口日报;2008年
5 彭春芳;关注北京CBD人居环境建设[N];中国建设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水华 通讯员 王明飞;大浑南规划第三代城市[N];中国环境报;2010年
7 筱曦;九宫格局,古城西安的未来模式[N];中华建筑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侯永锋;沈阳要把行政中心搬到浑南新城[N];辽宁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媛;香滨桥 彩虹跨越中山路[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邱骏;五巷——涵西街区:依依稻河水 袅袅两岸商[N];泰州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楣;高层建筑对北京城市竖向景观的影响探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769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69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