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稳定理论的剪切薄膜屈曲分析
本文选题:薄膜结构 + 褶皱 ; 参考:《力学学报》2014年01期
【摘要】:依据大挠度屈曲理论,考虑沿褶皱方向张拉应力对薄膜结构的影响,推导出了屈曲后的褶皱构形参数表达式,并结合试验结果对所得公式进行了简化.采用该公式对剪切位移载荷作用下平面张拉薄膜的屈曲现象进行分析.通过与已有文献公式以及ABAQUS数值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large deflection buckling theory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ensile stress along the fold direction on the film structure, the formula of the buckled fold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is derived, and the formula is simplifi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buckling behavior of planar tensioned films under shear displacement loading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formula. The validity 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formula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ABAQUS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81502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049)资助项目~~
【分类号】:O344.1;TU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建;杨庆山;谭锋;;基于薄壳单元的薄膜结构褶皱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8期
2 马瑞;张建;杨庆山;;基于薄壳单元的膜材褶皱发展过程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3 王长国;杜星文;万志敏;;薄膜褶皱的非线性屈曲有限元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3期
4 王长国;杜星文;万志敏;;空间薄膜结构的褶皱形变预测[J];力学与实践;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云良;空间薄膜褶皱及其动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帅;李斌;杨智春;;充气悬臂梁的弯曲失效行为[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2 陈帅;李斌;杨智春;;考虑压力追随效应的充气悬臂梁挠度计算模型与实验设计[J];工程力学;2011年07期
3 马瑞;张建;杨庆山;;基于薄壳单元的膜材褶皱发展过程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4 马瑞;杨庆山;王晓峰;;褶皱发展对平面张拉薄膜屈曲后动力特性的影响[J];工程力学;2013年05期
5 马瑞;杨庆山;王晓峰;;平面张拉薄膜屈曲过程的数值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殷朗;周焕林;吕彦枫;;气承式充气膜结构找形与风荷载作用分析[J];工业建筑;2013年S1期
7 李云良;谭惠丰;谭忆秋;鲁明宇;欧进萍;;薄膜二次屈曲行为的数值仿真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8 陈帅;李斌;杨智春;;薄膜充气结构承弯性能的理论分析方法[J];机械强度;2011年03期
9 李云良;王长国;谭惠丰;;褶皱对薄膜振动特性的影响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7年06期
10 李云良;田振辉;谭惠丰;;基于张力场理论的薄膜褶皱研究评述[J];力学与实践;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岳;杨庆山;沈世钊;;膜结构分析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冉;张拉索膜结构的膜褶皱与索系失效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振勇;充气梁弯皱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甘萍;充气囊体结构在吊挂荷载下变形性能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潘黎;基于3X3耦合器的干涉型光纤麦克风的系统设计[D];安徽大学;2011年
3 彭涛;向量式有限元在索膜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4 陈霄;折叠波导空间展开横向问题求解[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龙俊;正交异性建筑膜结构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几何非线性变形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6 张攀;空间可展开折叠式剪刀肋结构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磊;柔性膜条增强蒙皮的承力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殷朗;风荷载作用下充气膜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锋;杨庆山;李作为;;薄膜结构分析中的褶皱判别准则及其分析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2 剧锦三,郭彦林,刘玉擎;拱结构的弹性二次屈曲性能[J];工程力学;2002年04期
3 剧锦三;蒋秀根;郭彦林;陈杰;;拱结构的弹塑性二次分岔屈曲性能[J];工程力学;2006年09期
4 谭锋;杨庆山;张建;;薄膜结构褶皱分析的有限元法[J];工程力学;2006年S1期
5 张建;杨庆山;谭锋;;基于薄壳单元的薄膜结构褶皱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08期
6 张其林,罗晓群,王恒军,龚铭;只受拉单元的修正平衡迭代方法[J];钢结构;2001年02期
7 沈世钊;膜结构──发展迅速的新型空间结构[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8 张建;杨庆山;李波;;气枕式充气膜结构形态与受力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9 张其林,张莉;膜结构形状确定的三类问题及其求解[J];建筑结构学报;2000年05期
10 杜星文;王长国;万志敏;;空间薄膜结构的褶皱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谭锋;张拉薄膜结构的褶皱和动力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志信;计入横向剪切变形的均布载荷作用下的圆板大挠度弯曲问题渐近解[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尹邦信;复合材料多层板壳大挠度非线性问题的迭代解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9年07期
3 董文堂,孙锁泰;解析电算法求解板壳大挠度微分方程组[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4 侯朝胜;用配点法计算在轴对称分布荷载作用下夹层圆板的大挠度[J];应用力学学报;1989年02期
5 董文堂;正交异性简支矩形底双曲扁壳大挠度问题的解析解[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5年03期
6 田军,洪善桃;大挠度扁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J];力学季刊;1990年01期
7 蔡宗熙;细杆空间大挠度问题的基本方程及其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年12期
8 董智法;大挠度微曲矩形薄板的动力性质[J];力学学报;1993年06期
9 梁枢平,李宏锋,陈文;变截面梁大挠度振动的 Quadrature 解[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11期
10 胡松,何艳丽,王肇民;大挠度索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工程力学;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王新志;王钢;韩明君;李林;顾小妹;;扁球薄壳在大挠度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新志;王钢;韩明君;李林;顾小妹;;扁球薄壳在大挠度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镇;王志文;;蠕变现象的小冲杆试验研究Ⅰ—关于蠕变曲线[A];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王新志;韩明君;高武杰;栗蕾;;扁球壳和扁锥壳静动态非线性基本方程[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6(11)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骁;周冬华;;非保守集中力作用下饱和多孔悬臂梁的非线性弯曲[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新志;王钢;韩明君;李林;;扁球薄壳在大挠度下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刘志芳;任志远;张善元;;大挠度梁中的非线性弯曲波及其精确行波解[A];第十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尹益辉;陈刚;陈裕泽;韦日演;;热力联合作用下圆板屈曲临界状态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9 盛冬发;;损伤黏弹性薄板准静态力学行为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红丽;钢衬壳弹性和塑性热屈曲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欢;大挠度空间梁的静、动力学建模、分析与计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2 苏伟;考虑横向剪切的对称层合圆柱正交异性截顶扁锥壳在均布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屈曲[D];暨南大学;2008年
3 王春妮;热—机载荷作用下大挠度梁的动力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4 黄婧;圆柱壳的弹塑性稳定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86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8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