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碰撞响应
本文选题:近断层脉冲型地震 + 碰撞 ; 参考:《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年S1期
【摘要】: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甚至超出预留宽度而与周围挡墙发生碰撞。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在SAP2000中建立了精细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框架模型,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碰撞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参数研究进一步探究了邻近构造物与隔震基础距离、碰撞刚度、不同地震动对碰撞响应的影响。
[Abstract]:The LRB foundation isolation structure will produce larg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under the near fault pulse type earthquake, even exceed the reserved width and collide with the surrounding retaining wall. In this paper, a fine plane frame model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established in SAP2000 by numeric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impact on base-isolated structure is studied by elastic-p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and the isolation foundation, the impact stiffness and the different ground motion on the collision response are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the study of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8134)
【分类号】:TU35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献国;谢一可;李康宁;;基础隔震结构在侧向碰撞下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4期
2 叶昆;李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巍;余志武;;高速铁路客站房桥合一结构层间隔震优化策略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3期
2 包华;洪俊青;;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振动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年06期
3 符蓉;叶昆;李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J];工程力学;2010年S2期
4 符蓉;叶昆;李绍进;;基于结构设计的LRB基础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S1期
5 赵松林;魏陆顺;任珉;;隔震层参数设计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杜永峰;徐超;李慧;;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抗倾覆性能的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7 陈艳;;多维近断层地震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4年04期
8 邓林;沈小璞;;基础隔震与TMD混合控制系统减震效果分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9 周锡元;;中国建筑结构抗震研究和实践六十年[J];建筑结构;2009年09期
10 杜永峰;王小虎;朱翔;;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基底碰撞响应分析及倾覆倒塌模拟[J];建筑结构;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贺秋梅;李小军;;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基础隔震建筑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2 符蓉;叶昆;李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符蓉;叶昆;李绍进;;基于结构设计的LRB基础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文静;LRB隔震桥梁的可靠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炎;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易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王亚楠;脉冲型地震下考虑支座位移需求的减震—隔震混合控制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5 黄潇;地震作用下相邻结构的碰撞反应及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小虎;多维地震激励下串联隔震结构倒塌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包超;近场地震下不规则层间隔震结构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3 徐超;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抗倾覆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绳雯;近断层地震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5 段燕玲;隔震结构近断层地震响应振动台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6 徐凯;新型简易隔震支座的性能研究与隔震应用[D];广州大学;2013年
7 任毅;基于概率的隔震与非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与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倩;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多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周云,徐彤,贺明玄;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设计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3期
2 王建强,管品武,姚谦峰;铅芯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1期
3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2期
4 倪国葳;张玉敏;赵亚敏;;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5 杨林,周锡元,苏幼坡,韩淼;基础隔震建筑简化软碰撞保护与变刚度保护的对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5期
6 谢一可;叶献国;;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反应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7 李康宁,洪亮,叶献国;结构三维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在建筑物震害研究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1年03期
8 樊剑,唐家祥;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1年01期
9 杨迪雄;李刚;程耿东;;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的一体化动力优化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党育,杜永峰,李慧,韩建平;基础隔震结构的耗能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05年03期
2 马万成;周福霖;黄襄云;;随机地震激励下基础隔震结构的复模态解析法[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文斌;赵小霞;王水成;;基础隔震结构的力学计算讨论[J];山西建筑;2006年14期
4 张延年;范鹤;董锦坤;朱朝艳;李艺;;基础隔震结构的系统参数优化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谢一可;叶献国;;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反应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6 刘纪陆;;基础隔震结构的精确求解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7 高学勇;叶献国;王德才;;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分析与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S1期
8 琚泽立;高学勇;程晓东;;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分析[J];山西建筑;2008年27期
9 边华伟;赵建昌;王强;;基础隔震结构考虑摆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新中;王东辉;李雨阁;;基础隔震结构设计用地震波探讨[J];山西建筑;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持;徐勤;叶献国;;改进的能力谱方法在基础隔震结构中的应用[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2 韩建平;杜永峰;李慧;党育;兰倩;;基于非比例阻尼特性的基础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王建强;姚谦峰;;基础隔震结构扭转振动反应分析[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段燕玲;韩淼;孙欢;;地震动输入对基础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5 江宜城;唐家祥;;单轴偏心的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6 施卫星;李正升;;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反应谱[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7 吴垠龙;;映秀幼儿园基础隔震结构设计[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符蓉;叶昆;李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9 叶昆;李黎;符蓉;;LRB偏心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碰撞响应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10 符蓉;叶昆;李绍进;;基于结构设计的LRB基础隔震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建强;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及平—扭耦联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叶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军;基础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谢一可;基础隔震结构能量反应分析及其侧向碰撞作用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郭永恒;基础隔震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4 王建亮;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5 徐超;近场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抗倾覆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陈尚鸿;基础隔震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分析及伴生自由振动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7 史红福;滚动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项征;地震作用下软土地基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动力反应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9 季晨龙;叠层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多维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韩爱红;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41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4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