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美国双城地区购物中心的发展与规划

发布时间:2018-05-17 05:19

  本文选题:商业中心 + 双城都市区 ; 参考:《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3期


【摘要】:明尼苏达州双城地区是美国中西部最大的都市区之一,购物中心的发展在这里有比较特殊的历史。本文介绍双城地区购物中心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包括购物中心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挑战),并探讨了购物中心的规划。购物中心的规划与城市管治的模式关系密切。和美国很多其他都市区一样,双城地区的城市管治有着显著的分散化、分权化和自由化的特征。同时,都市区内各个城市之间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合作,有专门的组织(譬如大都市理事会)负责规划、协调都市区的整体发展。在研究购物中心的规划时,文章首先介绍购物中心的规划过程、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及资金来源;然后分析了公众参与、城市发展规划(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分税法案》)对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毫无疑问,购物中心对城市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最后,文章还简要讨论了双城地区购物中心的发展对城市人口分布以及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
[Abstract]:The Twin City area of Minnesota is one of the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Mid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shopping centers has a special history he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shopping centers in Shuangcheng area, including the types,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of shopping centers, and discusses the planning of shopping centers. The planning of shopping cente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 of urban governance. Like many other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e United States,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win-City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decentralization, decentr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cities in urban areas are independent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ith specialized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Metropolitan Council)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s. When studying the planning of shopping center,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process of shopping center,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planning and the source of fund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impact of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especially land use planning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ies (especially the "Fiscal tax 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opping mall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hopping malls also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opping centers in Shuangcheng area on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urban traffic development is also briefly discussed.
【作者单位】: 美国北达科达大学地理系;
【分类号】:TU98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ens Krause,王晓笠;构建柏林都市区的未来——分散型集中[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2 紫沁;;重庆都市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08期

3 许瑞生;;都市区的区域管治——地区发展中政府间的协调与管理[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4 郑晓东;童宗煌;林飞;;实施温州都市区规划 以都市化提升城市化[J];规划师;2007年01期

5 张翼;吕斌;罗征;;济南市跨河发展与都市区空间整合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5期

6 刘荣增;;后郊区时代美国都市区空间马赛克结构的形成与管治[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7 王国霞;蔡建明;;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J];经济地理;2008年02期

8 唐燕;;欧洲多中心都市区的网络特征——《多中心大都市:来自欧洲巨型城市区域的经验》引介[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2期

9 ;重庆都市区空间发展呈现九大总体态势[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08期

10 唐燕;;德国大都市区结构的特征与发展趋势[J];城市问题;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相铎;张树森;张勇;董乃斌;;天津市都市区生态绩效与规划对策[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郜晓雯;刘涛;曹广忠;;长三角都市区与非都市区的城镇用地增长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杨鹏飞;;长沙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组织模式优化[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鹏飞;;长沙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组织模式优化[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5 石崧;宁越敏;;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于涛方;;基于行业人口的环渤海地区区域结构研究[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卢华翔;朱波;石永洪;陈怡星;;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实践与思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苏维词;赵纯勇;杨华;李晴;;重庆都市区生态景观建设模式及其布局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罗震东;;中国转型期的都市区治理结构与空间发展[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赵小艳;;构建都市区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应对——南通都市区的构建和空间结构选择[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树立;盐城规划建5座临港新城[N];新华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杨晟途;黄河作轴两山为翼 规划兰州山水新城[N];兰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成燕;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年内完成[N];郑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刘鲁;悬赏20万 郫县请你出“点子”[N];成都日报;2008年

5 经济新闻部;九个体系支撑郑州都市区宏伟蓝图[N];郑州日报;2011年

6 ;九龙坡宜居、宜业、宜游的“森林都市区”[N];重庆日报;2009年

7 吴松;石家庄市新城规“半小时都市圈”亮人眼眸[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许跃彬 通讯员 陈国兴;城乡接合部要变“大公园”[N];石家庄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国邋通讯员 丛婉;重庆悬赏解堵方案谁想出好办法重奖380万[N];工人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钧;如何建设宜居城市[N];重庆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松涛;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刘淑英;发达地区小城镇结构转型及其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陈岚;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婷;中法移民聚居区更新政策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谭敏;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重庆大学;2011年

8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景衡;西安城市高层综合体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万录;基于都市发展阶段论的城市居住隔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瑾;长沙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过程、机理及其趋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梓;有农都市建筑集成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曹雄远;基于城乡统筹的大连都市区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林凯旋;从混沌到秩序:当代大城市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转型与重组[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周珍;我国现代化都市城市风貌建设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魏佳勇;重庆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王洁心;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方艾;重庆都市区养老院居住建筑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12年

9 董戈娅;重庆都市区非建设用地规划及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万终盛;重庆都市区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00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00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