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高性能低密度加气混凝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0 02:12

  本文选题:加气混凝土 + 双氧水 ; 参考:《材料导报》2013年12期


【摘要】:研究了高性能低密度加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干密度、吸水率、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掺入7.5%的硫铝酸盐水泥和0.03%的碳酸锂,可以显著缩短加气混凝土料浆的凝结时间,水温也可调节料浆凝结时间;高锰酸钾可以提高双氧水发泡量;同密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在低水灰比条件下抗压强度明显较高,导热系数和吸水率较低。
[Abstract]:The setting time, compressive strength, dry density, water absorption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igh performance low density aerated concrete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7.5% sulphoaluminate cement and 0.03% lithium carbonate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setting time of aerated concrete slurry, water temperature can also adjust the setting time of slurry, potassium permanganate can increase the foaming rate of hydrogen peroxi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water-cement rati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aerated concrete with the same density grade is obviously higher,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water absorption are lower.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711) 广东省产学研项目(2012B091100177)
【分类号】:TU5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军芝;彭小芹;;加气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1期

2 张艳荣;孔祥明;曹恩祥;刘永亮;黄婉利;;温度对新拌水泥沥青浆体流动性和水化速率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0年11期

3 张磊,杨鼎宜;轻质泡沫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1[J];混凝土;2005年08期

4 黄照明;袁誉飞;陈泽杰;文梓芸;;高强轻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发气技术的研究[J];混凝土;2012年01期

5 陈娟;李北星;卢亦焱;;硅酸盐-硫铝酸盐水泥混合体系的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韩建国;阎培渝;;碳酸锂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特性和强度发展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1期

7 周春英;韦江雄;余其俊;殷素红;庄梓豪;雷振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军芝;彭小芹;;加气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1期

2 彭军芝;彭小芹;桂苗苗;蔡振哲;;蒸压加气混凝土孔结构表征的图像分析方法[J];材料导报;2011年02期

3 李广良;郭伟国;赵融;史亚杰;;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唯象本构模型[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4 刘来宝;唐凯靖;刘德平;王忠祥;;利用造纸白泥及锂盐尾渣制备轻质保温墙体材料[J];非金属矿;2012年01期

5 李福畴;;泡沫混凝土的生产应用现状[J];广东化工;2010年05期

6 关博文;刘开平;赵秀峰;;泡沫混凝土研究及应用新进展[J];广东建材;2008年02期

7 李汉平;;现浇泡沫混凝土在地铁隧道减荷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2008年09期

8 曾晓辉;谢友均;邓德华;;温度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早期膨胀特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2年02期

9 孙正;周卫兵;朱教群;朱惠英;;免蒸压陶粒增强加气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J];建材世界;2012年04期

10 王发洲;刘云鹏;胡曙光;;硅酸盐水泥与阳离子乳化沥青颗粒的相互作用机理[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向晓峰;徐晓伟;王全胜;王建勇;;超轻泡沫混凝土在某坑道塌空处理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任增洲;吴芳;李俊;陈涵;;硫铝酸盐水泥对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军芝;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孔的形成、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任鹏;墙体材料湿胀实验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遇国;岩溶隧道突水灾害与防治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孟宏睿;生态轻质水泥基墙体材料性能及密肋复合墙体弹塑性分析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马昆林;混凝土盐结晶侵蚀机理与评价方法[D];中南大学;2009年

6 栗润德;地铁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及隔振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孙筠;已建软基桥梁桥头跳车的处治方法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谢厚礼;烧结页岩空心砖自保温系统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祥;微振平台中激振器的设计建模与仿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夏凌云;发泡剂在轻质注浆材料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3 袁誉飞;外墙用轻质高强节能保温加气混凝土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申绘芳;复合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砌体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鹏刚;火灾高温对混凝土硅烷防护效果影响的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6 辛雷;循环荷载作用下高性能混凝土轴拉性能及耐久性损伤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凯;废弃和再生骨料建材开发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聂旭;结构自保温墙体材料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喜;建筑废弃物粉尘的活化与制备轻质建材的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少武;提高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亮;孔祥明;邹炎;阎培渝;;水泥沥青砂浆的静动态力学行为[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2 ;蒸压加气混凝土化学反应机理和微观结构[J];硅酸盐建筑制品;1976年Z1期

3 黄士元;杨锦伟;麻毅;;加气混凝土料浆的流变性与发气稳定性的研究[J];硅酸盐建筑制品;1978年04期

4 孙抱真;贾传久;;加气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的数学关系式[J];硅酸盐建筑制品;1983年05期

5 王武祥;泡沫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房材与应用;1998年03期

6 谭月华;发展多孔混凝土促进墙材革新[J];房材与应用;2003年01期

7 王永滋;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01年02期

8 高波,王群力,周孝德;混凝土发泡剂及泡沫稳定性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年01期

9 贾兴文;钱觉时;;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特性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2期

10 颜汉军;张婵娟;;原材料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质量影响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子明;“水泥—水—高效减水剂”系统的界面化学现象与流变性能[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涛;高速铁路板式无碴轨道CA砂浆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娟;硫铝酸盐水泥的性能调整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秀芬;加气混凝土性能及优化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孔祥香;脱硫石膏基加气混凝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敏;吴智深;;短切玄武岩纤维增强低导热型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2 李方贤;陈友治;龙世宗;;用铅锌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贾韶辉;刘恒波;蒋琨;赵怡然;;利用赤泥研制蒸压加气混凝土[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06期

4 朱洪波;王培铭;张继东;;一种新型加气混凝土发气材料[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2期

5 蔡振哲;彭军芝;吴敬龙;;水料比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1期

6 叶文号;王勇;张乃从;;利用电解锰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的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1年03期

7 贾韶辉;刘恒波;蒋琨;赵怡然;;利用赤泥研制蒸压加气混凝土[J];砖瓦;2011年07期

8 叶文号;王勇;张乃从;;利用电解锰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的研究[J];砖瓦;2011年03期

9 李怀玉;谢自强;岳涛;李tD;;免蒸压工艺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5期

10 李应权;朱立德;李菊丽;扈士凯;段策;王笑帆;;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才高;;加气混凝土的产品质量保证与节能新工艺初探[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向晓峰;徐晓伟;刘峰;;塑钢纤维增强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邢世海;董梦臣;;双掺大流动性混凝土试验研究[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洪丽;田春英;李洪波;;以PVB为造孔剂采用聚硅氧烷制备泡沫陶瓷[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苏雷;马保国;蹇守卫;;纤维素醚对水泥浆体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震宇;王俊亭;袁杰;;RPC200活性粉末混凝土集料及配比研究[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志超;罗素蓉;;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8 张明亮;;利用粉煤灰改变水泥性能、提高经济效益[A];华北地区硅酸盐学会第八届学术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蒋亚清;许仲梓;;新型聚羧酸盐类引气剂MICROAIR2000的性能评价[A];纪念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成立20周年——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戴苏春;苏利钢;;配合比参数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六届(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双林;石墨降膜吸收器造福氯碱环保[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赵燕俊;加气混凝土专用起重设备开发成功[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刘岭梅;过氧化氢加合物值得开发[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广西平果万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梁家标;JT-38型立窑的成功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5年

5 黄从运 付冰 陈超 孙助海 郭强 孙助贵;无氯低碱水泥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安立俊 王勇斌;混凝土标准试件与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分析[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肖展瑜;百名专家解读百种产品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8 李群;如何利用谷壳生产炭棒[N];云南科技报;2007年

9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外保温技术问答?[N];中华建筑报;2003年

10 山东宏艺科技有限公司 钱亚生 陈新中 汪兆先;HY-ⅢB型高效复合水泥助磨剂在水泥企业的应用效果[N];中国建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屹海;Na-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2 彭军芝;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孔的形成、特征及对性能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张东升;竹炭及SiC陶瓷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芦令超;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的制备及组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孔令艳;钛硅分子筛催化氧化脱除噻吩类硫化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闫东明;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石建光;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8 程汉亭;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反应过程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黄峗;磷石膏基水泥的开发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炳全;碱性活化水混凝土工艺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杰;磷尾矿加气混凝土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袁誉飞;外墙用轻质高强节能保温加气混凝土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毅;环保型干粉砂浆的研制[D];广西大学;2006年

4 王颖;不同水温搅拌石膏对石膏模型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尺寸精度的影响[D];佳木斯大学;2009年

5 张f,

本文编号:191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1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