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半圆内支撑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拆撑过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22 08:23

  本文选题:半圆环 + 拆撑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介绍了软土地区深基坑在拆撑过程中使用半圆环形内支撑的思路,以天津某项目为案例,运用这种思路进行设计计算,通过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测资料及实施效果来验证该思路的可行性。事实证明:该方法能确保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的顺利施工,并节省工期,有较好的工程效益,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dea of using semicircle annular inner bracing in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ft soil area. Taking a project in Tianjin as an example, the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and calcul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idea is verified by monitoring data and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can ensure the 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 and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save the time limit, have better engineering benefit,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单位】: 天津市津勘岩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TU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华健;吴传清;饶运东;史林;;半圆拱环梁桁架内支撑结构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广社,孙继德,秦立永;利用价值工程选择基坑围护方案和施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1期

2 庄心善,朱瑞赓,赵鑫;极限分析法确定土层锚杆承载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3 王福喜;轻型井点降水在南京地铁东井亭站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4 徐宜和;;基坑工程技术现状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5 魏焕卫;贾强;孙剑平;祝健;;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固荷载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6 魏焕卫;孙剑平;贾强;杨立华;;基于变形控制的某大型基坑设计和施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7 顾士坦;;SMW工法水泥土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8 陈燕;何夕平;商林;;劲性桩加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9 刘艳军;孙敦本;;深基坑变形控制研究进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戴加东;;分布式工程监测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在外滩通道工程中的运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酒华;董卫国;叶军惠;;复杂环境中城市交通枢纽基坑方案的研究与施工[A];施工机械化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机械化2011增刊[C];2011年

2 范益群;孙巍;黄晨;杨宏伟;蔡巍;;大型软土深基坑围护设计及对下穿人民路隧道的保护——外滩交通枢纽基坑围护结构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黄辉;晏长根;;深基坑工程渗漏防治[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赵其华;杨玉泉;孙钧;;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与信息化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刘红军;高艳;谭长伟;;“土岩”二元地区基坑逆作法跃层式开挖数值分析[A];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暨“工程地质与海西建设”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龚福洪;苏爱军;;秭归县邓家坡一号滑坡治理工程设计实例[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7 龚福洪;;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方法探讨[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8 方浩杰;;土钉墙、预应力锚杆、微型桩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9 安利丹;王新建;;环形内支撑轴力监测数据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10 王红雁;;劲性搅拌桩应用技术研究[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昊;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庆年;武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剑锋;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建民;超深超大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章荣军;土体开挖引起的邻近受荷桩基附加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俊;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测点优化布置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黄传胜;地铁深基坑开挖变形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峰;桩锚土钉复合支护基坑施工时变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孙阳;结构安定性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颖轶;基坑支护体系地震灾变特性及结构损伤状态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宗锋;地铁车站深基坑分步开挖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钊;桩—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薛强;双排桩—重力拱联合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翟永亮;地铁车站基坑桩撑支护体系m法设计参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朱翔;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有限元模拟[D];郑州大学;2009年

6 张荣闯;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及变形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陈旭;高速铁路基坑邻近建筑物的监测及安全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潘宣何;采用排桩支护结构的基坑开挖对邻近船闸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单明;郑州会展宾馆深基坑支护监测及风险应对措施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庆;干取土矩形咬合桩变形机理及其在软土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蓉;软土地区混凝土检查井壁厚计算法[J];市政技术;2000年03期

2 傅朝元,刘继华;软土地区新城建设中道路沉降的治理措施[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年06期

3 王雪松;王刚;;软土地区高速公路过程沉降的数值模拟[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雷华阳;姜岩;陆培毅;邢贵发;;交通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土的孔径分布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2期

5 赵阳;周伟;周欣;;连云港地区软土静力触探参数相关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6 贺国栋;;软土区高速公路地基沉降变形监控方案及实施技术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1年02期

7 刘岩;;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11期

8 韩旭;李少雄;丁磊;;南京市浦口滨江大道软土参数相关性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年04期

9 徐国文,刘多文;洞庭湖区高速公路软土特性及处理方法[J];中南公路工程;2003年02期

10 万中喜;黄骅港软土与天津港软土的对比[J];港工技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承贵;;高原斜坡软土施工技术探讨[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2 尹利华;李海潮;张留俊;;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体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吴万平;;论高等级公路的软土地基勘察[A];湖北省公路学会第七届优秀论文集[C];1998年

4 孙东岭;;振动挤密生石灰桩加固软土——尾矿泥效果初探[A];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河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5 徐永福;徐欢;吴念众;;高灵敏性软土触变性数值模拟[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德福;周萃英;谭祥韶;;基于软土微观结构研究的固结及沉降分析[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阎长虹;夏文俊;董平;郑军;詹启伟;张睿;崔大伟;周欣;朱文彬;王吉刚;;长江下游地区软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类型分析[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程鉴基;;也谈水泥类化学灌浆加固隧道基底软土的技术问题[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杨铭;;客运专线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10 陈国祥;;黄骅港堆场区软土特征及抛填固结分析[A];江苏省地质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昊月;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沉降量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漆宝瑞;“斜坡软土”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2 王克红;粉煤灰处理软基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戢英;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李友河;软土地区旧桥拓宽改造技术[D];长安大学;2013年

5 谢乔木;软土固结沉降反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文涛;交通荷载下公路路基动力响应及软土下卧层累积变形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赵坤;贵州西部部分路基软土特性与既有路基加固分析[D];贵州大学;2007年

8 马天;北沿江高速公路马巢段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顾恒星;厦门海相沉积软土流变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鲍陈阳;软土夹砂路基的抗震处理措施的现场试验研究和动力优化分析[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21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21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