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大理岩卸荷破坏变形及能量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06:11

  本文选题:岩石力学 + 卸围压试验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对大理岩试样进行恒轴压条件下峰前、峰后卸围压破坏试验,研究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过程能量演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恒轴压条件下环向变形随卸荷速率增大而减小,而轴向变形变化很小,轴向变形没有明显的速率变化效应;峰前、峰后卸荷都为典型的剪切破坏,而峰后卸荷有明显的共轭剪切带;卸荷破坏过程能量转化大致分为能量积聚、能量耗散和能量释放3个阶段;卸荷速率越快,弹性应变能释放得越快、越剧烈;耗散能变化率随卸荷速率的增加也变大;耗散能变化率比弹性应变能变化率大一个数量级,能量快速耗散是大理岩卸荷破坏过程的主要特征。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and the energy evolution law of failure process, the failure tests of marble samples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and after the peak unloading under constant axial pressur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under constant axial pressure, the circumferential deform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unloading rate, but the axial deformation changes little, and the axial deformation has no obvious rate variation effect, and the unload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peak is a typical shear failure. However, after unloading, there are obvious conjugate shear bands,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of unloading fail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energy accumul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energy release, and the faster the unloading rate is, the faster the elastic strain energy is released and the more violent the strain energy is. The change rate of dissipation energy i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at of elastic strain energy, and the fast energy dissipation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loading failure process of marble.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2109,51074095)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DQ021) 山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10LE01)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明,吴晓;轴压下非线性材料板条混沌运动区域分析[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高浪飞,郑建岚,陈亚亮;钢纤维高强混凝土轴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刘鑫;;国内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4 邱慈长;王清远;石宵爽;欧阳雯欣;;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1年01期

5 孙为民;童明波;董登科;李新祥;;加筋壁板轴压载荷下后屈曲稳定性试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8年04期

6 胡波;王建国;;轴压FRP-混凝土-钢混合双管短柱数值模拟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11年05期

7 申波;邓长根;;套管构件中轴压内核与柔性套筒线接触的屈曲[J];工程力学;2007年11期

8 康亚明;刘长武;贾延;马利伟;方延强;;岩石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及临界损伤度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张向东;尹晓文;傅强;;分级加载条件下紫色泥岩三轴蠕变特性研究[J];实验力学;2011年01期

10 赵阳,滕锦光;轴压圆柱钢薄壳稳定设计综述[J];工程力学;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骥;;受轴压钢圆柱壳的稳定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福云;陈宝春;;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试验[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侯晓曦;徐亚丰;;长细比对轴压L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颜卫亨;;砌体柱受轴压及偏压的统一相关公式[A];砌体结构委员会第三届大会论文集[C];1995年

5 张岩;张安哥;陈梦成;黄宏;;圆钢管混凝土轴压长柱有限元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来;王琦;尹燕霞;;十字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力性能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任庆新;郝贵强;韩林海;齐建伟;;钢管混凝土斜柱轴压工作机理的初步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8年

8 任庆新;郝贵强;韩林海;齐建伟;;钢管混凝土“直-斜-直”柱轴压工作机理初步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七)——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崔来奇;徐亚丰;;轴心受压T形钢管混凝土芯柱受力性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冬晔;陶忠;韩林海;;带肋薄壁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延性的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臣武;武冶重工成功开发矿用牙轮钻头新产品[N];中国冶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郝鹏;面向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网格加筋柱壳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吴寒亮;芳纶纤维布约束混凝土短柱的尺寸效应研究与多尺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邓涛;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实验及上解放层解放范围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波;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2 崔来奇;T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静力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0年

3 刘照星;熔融盐固体介质三轴压力容器的轴压摩擦标定及流体促进裂隙愈合的实验模拟[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4 金周;薄壁钢管混凝土短柱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5 屈建军;裂隙砂岩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三峡大学;2010年

6 成晓娟;轴压型钢混凝土(SRC)柱抗火全过程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7 蒋路;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代磊;冷弯薄壁不锈钢管轴心受压稳定承载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迎;温度、压力、水作用下软岩流变规律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如新;Q460高强轴压角钢在子结构中力学性能研究和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7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27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