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区域体系结构公正配置的空间控制原理与路径
本文选题:社区体系 + 公正配置 ; 参考:《人文地理》2014年01期
【摘要】:从现代人本主义思维出发,以城市社会地理学原理,即从社会空间结构与社区规划角度,探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的质量构成,体现在城市要满足各阶层居民(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上。而城市(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的健全与否取决于生活空间行为的社区体系与场所体系的空间构成上。主要体现在居民以居住为主的生活行为对立的居舍类型的可获性上。由此,不同阶层居舍类型体系是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的区域基础,其空间分布类型的可获性决定对应阶层人群能否获得以居舍为主的生活空间。本文首次从居民选择居住地行为规律以及形成的城市居舍类型空间结构演化的理念下论及城市社会区域空间体系公正配置与空间控制原理。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rn humanist think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y composition of urban residents' living space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mmunity planning. Reflected in the city to meet the various levels of residents (social) life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Whethe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ocial) life is sound or not depends on the space composition of community system and place system of living space behavior.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residential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Therefore, the residential type system of different strata is the regional basis of the quality of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 determines whether the corresponding stratum population can obtain the living space dominated by housing.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fair allocation and spatial control of urban social regional spatial system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behavior law of residents' choice of residence an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housing type spat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9;41101156)
【分类号】:TU98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兴中;王立;谢利娟;王乾坤;杨瑞;曾献君;廖兰;;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人文地理;2008年06期
2 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新城市主义价值观[J];未来与发展;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燕;;城市社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2 赵渺希;;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布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6年01期
3 杨晓俊;;基于文化创新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价值观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4 张述林;王小雪;;1999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5 张中华;;西安大都市休闲行为空间满意度调查与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1期
6 李晓蕴;朱传耿;;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5期
7 李普峰;李同升;;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及其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8 许晓霞;柴彦威;颜亚宁;;郊区巨型社区的活动空间——基于北京市的调查[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9 楚静;王兴中;李开宇;;大都市郊区化下的社会空间分异、社区碎化与治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3期
10 郑童;吕斌;张纯;;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周春山;高军波;;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陈熳莎;;“地下”与“地上”:聚焦北京一种特殊的“混居”社会空间[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军;杨莹;胡晶;黄珂;;城市新区失地农民居住形态模式研究——以武汉新区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钟桂芬;徐建刚;;转型期我国小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芳芳;;基于邻里关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研究——以北京回龙观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6 胡畔;张建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与理论框架初构——基于主体视角与复杂科学范式的递进审视[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第五届求是理论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7 张侃侃;郭文炯;;城市转型中的单位社区化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超群;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劳动力竞争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吴庆华;城市空间类隔离[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良亚;永川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与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顺利;空间视野下的中国城市贫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邵大伟;城市开放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及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尚正永;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多尺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邵雪梅;我国城市中间阶层体育休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靖;城市区域空间的文化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秀伟;城市居住空间贫富分异现象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振军;广州市萝岗区森林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温富荣;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彭殷;武冈浪石古村落环境景观特色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晨光;基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贫困空间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亚杰;基于居住融合的城市保障性住房规划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李骜;步行商业街区空间组合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孙洁;小城镇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9 刘勇;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度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10 刘文彬;借景理法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绍斌;吴明伟;;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规划准则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2 刘志玲;李江风;龚健;;城市空间扩展与“精明增长”中国化[J];城市问题;2006年05期
3 唐相龙;;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4 杨东峰;毛其智;龙瀛;;迈向可持续的城市:国际经验解读——从概念到范式[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5 李博;;贫困线测定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08年02期
6 王国爱;李同升;;“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进展与评述[J];规划师;2009年04期
7 徐彤;徐向东;;国外可持续的城市社区探索及我国的实践[J];江苏建筑;2009年02期
8 李麟学,吴杰;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J];建筑学报;2005年07期
9 吴林海,刘荣增;从“边缘城市主义”到“新城市主义”:价值理性的回归与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3期
10 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峰;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翁亮;我国新都市主义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庆;刘洁;张宗涛;贺小平;路志军;杨宝鸿;;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器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03期
2 张伟;昃向博;曲一兵;;基于网络的塑料门窗制造工艺集成系统规划[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8年05期
3 徐大宇;张宝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J];智能建筑;2007年03期
4 陈兰芳;张雪亭;;施工企业质量体系结构及关键问题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陈永德;;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进化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0年04期
6 杨志军;新型布线体系结构及测试考虑[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7 解扬;鲁家乐;李传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电气;2007年12期
8 周天宏;;钢结构的特性及民用住宅上的应用[J];科技风;2010年19期
9 刘丽;楼宇自控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浅析[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6期
10 曾阳;;虚拟建筑企业结构体系分析[J];开发研究;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萧蕴诗;武广;徐立鸿;;复杂信息系统集成方法及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文力;黄翔;刘刚;;基于32位嵌入式系统的空调制冷机组自控系统的应用探讨[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钱若军;杨联萍;夏绍华;;张力结构的预应力分析[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祝捷;余承华;;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尹思明;胡瀛珊;刘旭;董绍云;;西昌铁路分局体育活动中心多次预应力钢网壳屋盖结构设计与研究[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陈娟玲;张声勇;王丽娜;张云贵;;基于IP的BACnet/IP节点的设计[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春江;钱若军;王人鹏;;平衡矩阵子空间分解——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娟玲;张声勇;王丽娜;张云贵;;基于IP的BACnet/IP节点的设计[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许亚斋;靳欣涛;陈国锋;;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规划及实施[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钱刚;段超;;管控一体化在供排水系统中的应用[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苏永华 杨向明 何孝奇 刘思诗;武汉城市规划亮相[N];建筑时报;2007年
2 记者 孙锦;华强北片区将变身“商业街区”[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辜清明;《居住建筑能效评价标准》编制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建材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林枫;钢结构错列桁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邱奎宁;数字社区工程信息表达与交换标准[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张凯;我国建筑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日君;基于运动学图谱的石材加工设备模块化设计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静;多Agent联合灭火救援作战系统应用基础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面向智能楼宇模拟量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云鹏;BACnet标准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石磊;基于城市交通公正理念下的通勤可达性社区体系规划初探[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晋娟茹;基于分布式组件的建筑软件集成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蒋鹏;基于MAS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金鑫;基坑监测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夏冰青;轻钢龙骨复合承载体系结构性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8 刘晓馨;BH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规划及设计研究[D];辽宁工学院;2007年
9 张亚男;智能建筑系统oBIX集成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汤勇;智能建筑自控网趋势数据管理及日程管理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46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4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