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休闲视角的生态园林建设初探
本文选题:城市休闲 + 生态园林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城市休闲与生态园林关联性强:一方面,城市休闲是生态园林的功能体现,是生态园林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生态园林是城市休闲区的有机构成,是城市休闲的空间载体和宜居城市的重要表征。城市休闲对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应在建设理念上,突出社区参与,强化休闲游憩功能,注重人地和谐设计;在建设取向上,努力凸显与营造文化生态和打造独特的城市自然景观。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eisure and ecological garden is strong : On the one hand , city leisure is the fun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 it is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ecological garden . On the other hand , ecological garden is 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urban leisure area , it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city leisure space carrier and livable city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11JY03)
【分类号】:TU9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朝;;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程政红,吴际友,刘云国,李洪泽,熊义思,李红甫,李力;岳阳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4年02期
3 刘小群,马士华,徐天亮;装载能力有限下多品种货物配装的容重比平衡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年03期
4 李安静;;浅析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以温州市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3期
5 田逢军;;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深度开发——以上海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年08期
6 穆立蔷,孙海燕,祝宁;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中砷吸收能力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4年02期
7 王浩,赵永艳;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概念及思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杨芸,祝龙彪;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规划的原则和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9 叶迟见;;基于生态园林理念的现代城市建设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3期
10 王岩;路光;涂传炜;;长春市创建生态园林、打造绿色宜居城市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国;邹志荣;;大同市城市绿地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2 陈虹;阿衣巴提·托列吾;张立宇;;新疆农业大学校园主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3 杜双洋;金研铭;庄波;;长春地区常用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4 侯文英;朱东岳;;复杂条件下农产品配装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5 国环;;论中型城市园林建设要着重生态景观意识[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5期
6 周杰良;闫文德;王建湘;;7种盆栽观赏植物室内滞尘能力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8期
7 苏桂芳;;中小城市园林规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8 陈为民;;大树移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6期
9 邓冬梅;;生态园林建设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10 胡和兵;;池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设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齐飞艳;赵勇;樊巍;朱延峰;;三种植物配置净化空气颗粒物能力的比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2 郭俐;徐悦伟;;多车多品种的农产品物流配载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0(1)][C];2010年
3 江胜利;金荷仙;许小连;;绿化植物对粉尘的阻滞研究——以杭州西湖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程政红;吴际友;刘云国;程勇;候伯鑫;李昌珠;宋庆安;熊义思;李红甫;易星星;李利;徐远科;张大志;;城市森林建设植物生态效益研究[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碧清;株洲市城市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2 丁访军;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韩明臣;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蔡春菊;扬州城市森林发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高岩;北京市绿化树木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动态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雷定猷;货物装运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王晓春;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郄光发;北京建成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空间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陈鹭;城市居住区园林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商振东;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章茜茜;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3 蒋润芸;城市街旁绿地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与景观评价[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林冬青;杭州3家疗养院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景观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罗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廖建军;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维斯;长沙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8 周杰良;7种室内盆栽观叶植物生态功能的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陈文术;别墅区植物生态配置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嘉君;保定市12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及生态功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中能,于一苏,边艳霞;合肥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6期
2 付璐;沈守云;;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2期
3 刘艳菊,丁辉;植物叶片相对吸硫量的研究及在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2期
4 王祥荣;面向21世纪城市绿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以上海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1期
5 孙焰,李致中;求双目标配装方案的多项式近似算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6 孙延军;彭永东;王晓明;;深圳梅林山公园乡土植物群落景观设计[J];广东园林;2010年04期
7 刘滨谊,余露;风景旅游承载力评价研究与应用——以鼓浪屿发展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3年10期
8 刘杰 ,郑志安;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J];国土绿化;2005年11期
9 谢正苗,廖敏,黄昌勇;砷污染对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年07期
10 杜克勤,刘胜兰,张杰,汪俊;绿化树木带滞尘能力的测定与探讨[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建虎;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行业信息[J];风景园林;2006年06期
2 ;住房城乡建设部修订出台《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和《国家园林城市标准》[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6期
3 刘杰 ,郑志安;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生态园林城市[J];国土绿化;2005年11期
4 罗家豪;王晓珍;;浅析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J];湖南林业科技;2009年03期
5 ;哈尔滨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04期
6 刘颂;韩晶晶;潘霞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途径[J];中国城市林业;2010年01期
7 张慧;阮家传;;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打造生态绿色咸宁——咸宁市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纪实[J];中华建设;2010年07期
8 边培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太原科技;2002年05期
9 ;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J];焦作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1期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修订“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等[J];中国住宅设施;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本勤;谢细伢;;对历史文化风貌“再生”的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强健;;关于生态园林城市若干问题的思考[A];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C];2010年
3 王卫城;向文阔;;疏解港口拖车停放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盐田港区与发达港口的比较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丽君;;《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在苏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实践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徐炜;李迎;;福州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初探[A];第三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秀珍;马思凤;;济南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关绿化指标的分析[A];“迎全运”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赵守谅;;我国城市休闲方式的“异化”现象及城市规划所面临的挑战[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束昱;王璇;;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吴畴炼;;建设最适合人居环境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设想[A];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小康社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8年
10 张望;;网络数字技术下的未来城市想象[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鸡西市委副书记、鸡西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兆力;在全市造林绿化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N];鸡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 汪瑛;名人街南片区落实创卫责任[N];商洛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入冲刺期[N];南京日报;2007年
4 记者 祁正华;规划完善 措施得力[N];福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田蓓蕾;全民参与 植树护绿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N];辽源日报;2009年
6 记者姜兴民;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打造城市特色名片[N];铜川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周红雁 旦平;生态好·园林秀·城市美[N];西藏日报;2007年
8 记者 汪坚 实习生 陈彦;以“绿城”来美化“钢城”[N];湛江日报;2008年
9 余万芳;我市确定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目标[N];绍兴日报;2007年
10 王延华 刘巍;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N];中国信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雁南;生态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优化与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王亚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董贺轩;城市立体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宋思曼;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5 苏晓静;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转型[D];同济大学;2007年
6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7 黄毅;城市混合功能建设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于伟;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学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成长与主城共生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吴薇;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蕾;河北省生态园林城市评价体系与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董宜明;包头市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瑶;西北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郝卫国;西安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路与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孟献国;宿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思考[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何娜;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施航;西安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米军;城市功能演替的动力机制分析[D];西北大学;2012年
9 杨乐;杨凌生态园林城市环境景观规划设计思想的探索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徐恒;生态园林城市导向下西安市园林绿地建设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69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06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