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行为及腐蚀速率预测
本文选题:混凝土 + 钢筋 ; 参考:《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5期
【摘要】: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探讨了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行为,并建立了钢筋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首先基于试验数据,修正了混凝土的电阻率模型,然后结合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电化学原理和宏电池腐蚀模型,分析了保护层厚度、水灰比、氯离子含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钢筋腐蚀过程控制方式和腐蚀速率的影响,并据此建立了混凝土结构钢筋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电阻和阴极控制条件下钢筋腐蚀速率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steel bars in concrete is discussed, and a prediction model of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bar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istivity model of concrete is modified, and t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water-cement ratio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chemical principle of the corrosion of steel bars in concrete and the macro cell corrosion model. The influence of chloride ion content and air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corrosion control mode and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bar was studied. Based on this, a prediction model of steel bar corrosion rate of concrete structure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model can reasonably reflect the changing trend of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sistance and cathodic control, and has good prediction accuracy and practicability.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68003,5136800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2GXNSFEA053002) 广西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13GXNSFBA019237)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3YB009) 广西科技开发项目(桂科攻1377001-11)
【分类号】:TU528.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施锦杰;孙伟;;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模型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2年04期
2 宋晓冰,刘西拉;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度的过程控制[J];工业建筑;2000年06期
3 朱晓娥;谢慧才;;钢筋锈蚀参数的相关性及失重法校核[J];工业建筑;2007年12期
4 余波;毋铭;杨绿峰;;混凝土保护层对钢筋腐蚀机理及腐蚀速率的影响[J];工业建筑;2014年07期
5 蒋德稳,李果,袁迎曙;混凝土内钢筋腐蚀速度多因素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4年07期
6 李富民;袁迎曙;耿欧;毛燕红;;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的理论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7 俞海勇;张贺;王琼;徐强;邓咏梅;;海工混凝土钢筋锈蚀速率预测模型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9年04期
8 许晨;岳增国;金伟良;李志远;徐小巍;;混凝土内部温湿度对钢筋锈蚀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恒宝;混凝土电阻率影响因素及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德稳,李果,袁迎曙;混凝土横向裂缝对钢筋腐蚀速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2 刘斌云;霍达;李凯;张胜;程博;;钢筋混凝土锈胀参数构件计算模型建立与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马艳兵;向阳开;曾建民;毛洲明;;变形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与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孔启明;弓国军;杨娟娟;宋晓冰;;氯盐环境下混凝土钢筋腐蚀速度实用公式[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3期
5 蒋丽娜;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裂缝分析与预防[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施锦杰;孙伟;;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分析[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7 施锦杰;孙伟;;混凝土中钢筋腐蚀速率模型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2年04期
8 牛荻涛;王艳;连晖;;工业厂房耐久性评定及剩余寿命预测[J];工业建筑;2010年06期
9 栗文长;;基于锈胀开裂理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耐久性评估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10 彭建新;胡守旺;张建仁;;考虑温室效应的氯盐环境下RC桥梁锈胀开裂性能预测[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富民;袁迎曙;施小飞;;预应力钢筋腐蚀问题的研究现状[A];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西拉;方东平;宋晓冰;;沿着结构“生命周期”的探索[A];工程安全及耐久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葛炜;卢剑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鉴定进展[A];第二届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立峰;吴文朋;胡思聪;刘守苗;;地震作用下高墩大跨桥梁时变易损性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4年
5 王勃;王圣夫;张骥;周柏成;;考虑氯离子侵蚀的NSM加固混凝土梁时变可靠度分析[A];第九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6 王发洲;袁盼;刘云鹏;;温度循环变化对水泥水化进程及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妤;冻融循环与氯盐侵蚀耦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劣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2 赵新;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陈月顺;钢筋混凝土锈胀裂缝的演化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耿欧;混凝土构件中钢筋锈蚀速率预计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5 李富民;氯盐环境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张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疲劳脱粘的数值模拟[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徐洪;砂浆锚杆锚固体耐久性基础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宋立元;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腐蚀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张永利;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性能及承载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赵菲;外包GFRP板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西慧;近海隧道钢架锈蚀力学模型及支护体系安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施志业;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3 马亚飞;基于信息更新的RC受弯构件抗力衰减概率模型[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4 董雪焕;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夏天;不同腐蚀环境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电化学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黄耿东;混凝土结构的碳化深度与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加湾;既有混凝土桥梁可靠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胡金丰;用丝束电极研究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D];湖南大学;2004年
9 吴金海;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乐进发;受硼酸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及寿命预测[D];浙江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秀峰;刘西拉;覃维祖;;自然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分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2 姬永生;司维;袁迎曙;刘先观;柏霞;;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1期
3 张云莲,张震雷,史美伦;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电化学测量方法的介绍[J];材料保护;2005年09期
4 耿欧;袁迎曙;朱辉;李富民;;混凝土氧气扩散系数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5 耿欧;袁迎曙;蒋建华;鲁彩凤;张风杰;;混凝土中钢筋锈蚀速率的时变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施锦杰;孙伟;;电迁移加速氯盐传输作用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伟;邢锋;谢友均;;水灰比、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1期
8 陈向勇;带裂缝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寿命预测[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1期
9 马昆林;谢友均;刘运华;;粉煤灰对混凝土孔隙率及强度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7年05期
10 张学元,杜元龙,史志明;钢筋混凝土腐蚀与防护的技术发展动态[J];腐蚀与防护;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2103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0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