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城市公园发展历程与特征研究
本文选题:当代 + 城市公园 ; 参考:《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园林绿地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城市公园正是这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也是这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城市生活主要的绿色开放空间,它不但是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游憩活动的场地,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文化教育等传播的场所,同时也担负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区域小气候、提供避难场所等作用,是人们与绿色自然接触最直接的城市绿地。同时,它还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园的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在过去的30多年间,无论是数量和规模、类型和风格,还是在设计创新、经营管理以及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等方面,我国城市公园建设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社会空间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带动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在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的同时,在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也面临许多困惑,其发展状况与未来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大量查阅统计年鉴、研读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发展历史演进、基础理论、发展特征及其对城市开放空间的整体关系的研究,结合归纳统计数据与列举实践案例,提出当代我国城市公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健康发展的基本策略,讨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对当下我国城市公园发展与建设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借鉴,唤起人们对如何使城市公园的发展建设融入并引导城市建设、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营建自然生态的城市空间等问题更广泛和深入的关注与思考。
[Abstract]:As the only city infrastructure with vitality, garden green space is the carrier of urba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city park is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lso is the display platform of these two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Urban park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urban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green open space of urban life,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and urban ecosystem, but also a venue for urban residents to engage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cultural education and other places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o beautify the urba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regional microclimate, provide shelter, and so on, is the most direct contact between people and green natural urban green spac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urban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I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level of the c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Nowaday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30 years, whether it is quantity and scale, type and style, or design innovation,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coordination with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 China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Urban park is an important social space and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in the c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unprecedented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blems of how to further develop are also faced with many puzzl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in the future.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study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urban parks, this paper takes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roug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asic theor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overall relationship to the urban open space, combined with the induction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enumeration of practical ca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basic strategies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tren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is study, I hope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 our country, arouse people to how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into and guide urban construction,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lif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urban space and other issues more extensive and in-depth concern and thinking.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杰;贺凤春;廖生安;蔡平;;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0年09期
2 王文峰;王瑛;;传统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的关键策略和技术——以广州越秀公园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年11期
3 孟岩,姚东梅;都市造园-深圳地王城市公园设计[J];世界建筑;2001年05期
4 丁丰华;胡希军;熊奇志;;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J];湖南林业科技;2006年06期
5 陈东田;范勇;綦晨;;以北京为例对城市公园发展趋势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年03期
6 都铭;张云;;墨尔本城市公园中的文化景观塑造[J];园林;2007年05期
7 刘桂林;赵强;章淑辉;;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和生态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2期
8 王晓瑜;;公众参与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2008年09期
9 韩雪;郭娜;代晓芳;;翠湖公园使用评价[J];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10 向理超;潘百红;;论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重要性[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南燕;;保护、建设、管理好城市公园[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2 王维;尹海伟;贺卫东;;南京城市公园可达性与利用率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曦;;拥抱城市 融入生活——浅论城市公园的多层次、多样化、多功能构建[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宇宏;;城市公园的景观欣赏[A];中国公园协会2003年论文集[C];2003年
5 王都伟;高兴春;;建设节水、节能型城市公园[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6 孙晓;宋秀华;;当前城市公园面临的困难与对策[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7 吴承照;方家;陶聪;;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ROS)与可持续性研究——以上海松鹤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舒健骅;张亚红;尹俊杰;宋庆新;丛日晨;余文;;北京城市公园维护管理费用标准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9 陈志宏;王剑平;;从华侨园林到城市公园——闽南近代园林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罗雅;;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惠州金山湖公园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卫国;让城市公园成为“免费午餐”[N];中国旅游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项菲菲;城市新绿改变“水泥森林”[N];重庆日报;2011年
3 金磊;英国的城市公园与绿地[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王建军 卫明珠 李辉;亮丽的城市“名片”[N];运城日报;2011年
5 文可馨;城市公园与其门前冷落,,不如免费开放[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记者 薛希惠;永安:城在林中 人在景中[N];福建日报;2009年
7 ;美化城市要瞄准先进[N];青岛日报;2011年
8 尹海明邋冼敏;公园免费开放引发客流“井喷”[N];南宁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吕路阳 李强;从“经济舞台”变成“生活乐园”[N];福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林炜;今冬明春市区新建绿地超千公顷[N];温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晓旭;现代田园城市道路景观关键技术指标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2 彭历;北京城市遗址公园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邱冰;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裘鸿菲;中国综合公园的改造与更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5 王兴文;城市化的文学表征[D];兰州大学;2013年
6 乌日汗;基于RS和GIS的城市绿地景观动态及其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宋秀华;城市公园绿地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罗华莉;中国古代公共园林故事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赵迪;俄罗斯园林的历史演变、造园手法及其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周建东;城市风景名胜公园环境容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嫣;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吴冬丽;城市公园中的空间立体系统营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月;城市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4 刘媛;人性化设计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洁;武汉市城市公园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杜佩璐;法国城市公园中历史文化的体现[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章心怡;城市公园景观边界的活力效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子林;福州城市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李丙发;城市公园中地域文化的表达[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万雅君;城市公园的景观生态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3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0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