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快速发展期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分析与评价——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09 08:23
【摘要】:利用榆林市多年的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建成区信息,采用多个城市空间动态衡量指数对榆林市建成区的扩展过程、形态特征变化、扩展模式与结构变化、规模与结构的扩展合理性等进行了量化与分析。结果表明:20多年来榆林市建成区高速扩展,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空间形态变化剧烈,各指数的变化特征在前后两个扩展期内具有明显的差异;前一扩展期内的空间规模基本是合理的,而后一时期内不理性的过度扩展现象较为严重,两者间出现的扩展停滞有利于缓冲高速扩展的负面惯性;"扩展—缓冲—扩展"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有利于城市内部空间填充和调整,缓解快速扩展带来的负向效应;不协调因素加剧了空间扩展的低效。并据此提出改善榆林市空间扩展状况的建议。
[Abstract]:Using the satellite image data of Yulin city for many years to extra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uilding area, using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index of several cities to extend the building area of Yulin city, changing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 the expansion pattern and the structure change. The expansion rationality of scale and structure are quantifi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area in Yulin City has expanded at a high speed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s, the spatial morphology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index hav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two expansion periods. The space scale in the previous expansion period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while the irrational excessive expansion phenomenon in the latter period is relatively serious. The expansion stagnation between them is beneficial to buffer the negative inertia of high-speed expansion, the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mode of "expanding-buffer-expans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filling and adjustment of urban interior spac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brought by rapid expansion can be alleviated. Incongruous factors exacerbate the inefficiency of spatial expansion. Based on thi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patial expansion of Yulin City.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空间绩效评价的西北地区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及结构化研究”(51178371)
【分类号】:TU984.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磊;李贵才;林姚宇;叶磊;;城市空间形态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2 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王黎明;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5年03期

3 蔡博峰;张增祥;刘斌;周全斌;;基于遥感和GIS的天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5期

4 吴国玺;申怀飞;潘春彩;;基于GIS的郑州市城区空间扩展及优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02期

5 陈有川;陈朋;韩青;;快速增长时期中小城市空间扩展及规划应对——以山东省招远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2年08期

6 廖从健;黄敬峰;盛莉;游和远;;基于遥感的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6期

7 闫梅;黄金川;;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8 尚正永;张小林;周晓钟;;基于RS/GIS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外部形态演变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8期

9 李琳;;多视角下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国内研究阶段性进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晶泉;;低碳城市理论下的城市规划[J];安徽科技;2011年08期

2 闫志刚;田海川;;徐州城区空间形态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3 牟凤云;张增祥;;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定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4 朱超平;王新生;伍亮亮;;安庆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尹长林;张鸿辉;游胜景;陈光辉;刘勤志;;元胞自动机城市增长模型的空间尺度特征分析[J];测绘科学;2008年05期

6 闫庆武;卞正富;王桢;;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7 周静;李保杰;曹彦佳;杨序;;1979~2008年徐州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因素分析[J];地理信息世界;2011年03期

8 吴剑平;陈爽;吴松;;南京城市沿交通线轴向伸展的测度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S1期

9 杨立国;周国华;;怀化城市形态的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10 何宗;;基于遥感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迁及驱动力分析——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城市地理;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蒋跃庭;甄峰;;城市尺度下的形态宜居性——以南京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蓝丁丁;韦素琼;;晋江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及驱动机制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3 江平;陈杰;胡昌R,

本文编号:2173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73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