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天津市滨海地区城市形态模拟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0 16:37
【摘要】:以1998-2011年的五期遥感影像及2010-203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结果为依据,基于灰色logistic-CA模型,模拟预测天津市滨海地区2011-2020年城市形态演化过程,探索在历史惯性发展趋势下的城市形态演化规律特征。2011-2020年模拟预测结果显示:滨海地区城市形态将逐步形成"十字形"空间格局,十字形的轴带为海河城市发展主轴和沿海城市发展带;城市形态演化由五个组团主导,五个组团是塘沽城区、塘沽港、汉沽城区、滨海国际机场、大港城区与大港油田;前期城市形态将会围绕城市旧城区和港口扩展,中期将主要围绕五个组团式扩展,后期五个组团的扩展使沿海城市发展带与海河城市发展轴的十字形连接。
[Abstract]:Based on the five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1998 to 2011 and the results of urban master planning from 2010 to 2030, based on the grey logistic-CA model, this paper simulates and predict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urban morphology in Tianjin Binhai region from 2011-2020 to 20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morphology evolution law under the trend of historical inertia.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in 2011-2020 show that the urban morphology in coastal areas will gradually form a "cross-shaped" spatial pattern. The cross axis is the main axis of Haihe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 coastal city development zone, the urban shape evolution is dominated by five groups, namely Tanggu city, Tanggu port, Hangu city, Binh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Dagang city and Dagang oil field. In the early stage, the urban form will be expanded around the old urban area and the port, and in the middle stage, the expansion of the five groups will lead to the cross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astal urban development zone and the Haihe urban development axi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330)资助
【分类号】:TU9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胡斌,曾学贵;不等时距灰色预测模型[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刘涛;曹广忠;;城市用地扩张及驱动力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8期

3 王婧;方创琳;;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11期

4 刘沁萍;杨永春;田洪阵;;基于景观生态视角的兰州市城市化空间模式定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1期

5 吴楷钊;吴波;;基于空间相关的逻辑回归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邓文胜,关泽群,王昌佐;从TM影像中提取城镇建筑覆盖区专题信息的改进方法[J];遥感信息;2004年04期

7 罗平;姜仁荣;李红旮;章欣欣;黄波;向前;;基于空间Logistic和Markov模型集成的区域土地利用演化方法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涛;;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之健康发展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晁林海;汪顺勤;刘升;;基于时序残差辨识的终霜日灰预测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汪煜;吴国平;何林艳;;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与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4 连懿;陈圣波;王亚楠;逄超;;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吉林西部居民地分布信息提取[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5 杨婉;李鹏;于书霞;;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6 张华;张勃;Peter Verburg;;不同水资源情景下干旱区未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以黑河中上游张掖市为例[J];冰川冻土;2007年03期

7 张博辉;苗琨;吕锐;田国行;;农业示范区规划中公众参与理念及方法探析[J];北方园艺;2011年10期

8 李建民;孟庆霞;;灰色系统理论在舰船装备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9年05期

9 王磊;王羊;蔡运龙;;土地利用变化的ANN-CA模拟研究——以西南喀斯特地区猫跳河流域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臧淑英;孙学孟;韩冬冰;;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亮;汪秉文;郭一平;;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字控制系统系数量化误差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雪莹;;武汉市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宝辉;;城市(镇)群骨干公交网络框架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邵一希;李满春;陈振杰;杨康;;地理加权回归在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中的应用——以常州市孟河镇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6 章柏红;谢孔峰;吕乙婷;;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的防化装备保障资源消耗量预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董捷;董云峰;;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TBM弹道预测[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宋明印;;城郊工业村规划发展的思考——以株洲市兴隆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A];2006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6年

9 向超伟;;中小城市中心区有机更新研究与探索——结合邵阳市东风路街区规划实践[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10 农宇;;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现状和展望[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建军;基于提速线路TQI的轨道不平顺预测与辅助决策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边振兴;沈阳经济区核心地带村庄用地转型与调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3 杨锋;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Ghulam Akhmat;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管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彦;西藏低压环境受限空间顶棚射流区火灾烟雾信号规律与探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蒙海花;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岩溶水文水资源响应[D];南京大学;2011年

8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蒋辉;经济预测的灰色支持向量回归方法[D];中南大学;2010年

10 罗文柯;上覆巨厚火成岩下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亮;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晟楠;基于灰色预测反馈线性化伺服控制算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夏青青;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成因及预测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静;村镇土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胡莉莉;桐子林水电站右岸改线公路高边坡安全监测及预测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世辉;乡村特质在新农村规划中的体现[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张小薇;新城镇社区道路交通规划模式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明楠;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及其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姬祥;基于CLUE-S模型和GIS的微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与情景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建国;环洪泽湖区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对湿地景观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诗源;;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张晓玲;关欣;吴宇哲;张蔚文;童菊儿;;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以浙江省缙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3 安祥生;;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及其预测——以山西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4 孙强;蔡运龙;;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赖红松,董品杰;基于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的城市建设用地量预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6期

6 张心怡;刘敏;孟飞;;基于RS和GIS的上海城建用地扩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7 杨永春;乔林凰;侯利;;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分布与行业驱动力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8年09期

8 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9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年03期

10 唐相龙;;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松龄,陈蔚镇;上海城市形态的演化与文化魅力的探究[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2 王俊贤;研究城市形态,创造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城市设计”研讨会在合肥召开[J];安徽建筑;2002年04期

3 张骁鸣;形态·结构·空间结构——由《集聚与扩散》引发的思考[J];规划师;2003年05期

4 陈建华;;广州山水城市形态演进特征的阐释[J];南方建筑;2003年04期

5 郑卫,杨建军;也论唐长安的里坊制度和城市形态——与梁江、孙晖两位先生商榷[J];城市规划;2005年10期

6 梁江;孙晖;;中国封建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及模式分析[J];华中建筑;2006年02期

7 李慧芳;孙津;;城乡统筹中新型城市形态创制的要素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2期

8 廖炳英;丘承斌;;山地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形态关系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9年05期

9 郑翔;;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形态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0年04期

10 刘晓芳;;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福州城市形态发展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燕;汝军红;;沈阳近代城市形态及其形成机制[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苏文松;周文生;;基于GIS的城市形态总体设计——以大庆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段进;;城市形态研究与空间战略规划[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文辉;郭娇琼;;城市建筑的设计控制历时特征分析——以近现代英、美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江北;;城市形态的价值体系[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梁江;孙晖;;城市中心区的街廓初划尺度的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7 何子张;邱国潮;杨哲;;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厦门城市形态发展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8 曹曙;江军廷;;地块尺度及用地边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

本文编号:2175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175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