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交互设计理念下的城市滨水空间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5 09:06
【摘要】:本文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为研究对象,以滨水区域的发展为背景,提出对滨水区公共设施进行交互设计的设计理念,并引用相关学科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为论文的研究基础,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整理、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指出城市滨水空间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研究中所要涵盖的问题,并形成一套可验证的合理的设计方法与策略,用于今后指导实践。 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空间渗透性,是城市的开放空间,交融了生态系统和人为建设因素。本文力求运用交互设计理念创造出和谐的滨水空间,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氛围、保障生态可持续的自然环境以及塑造科技融入生活的城市形象。 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课题产生的背景展开,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归纳分析国内外对滨水空间及公共设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项目,,逐步提出交互设计的概念及应用领域,并提出将这一理念在应用在对滨水设施设计的指导中。第二章为交互设计与城市滨水设施的相关理论解析。简述交互设计及滨水空间公共设施的概念、起源及发展历程。通过对交互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分析,得出与公共设施的关联,并用相关学科加以佐证。提出交互设计理念应用到滨水空间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科学依据。第三章为城市滨水空间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的探索。本章通过对交互设计理念的分析和提取,提出交互设计理念下公共设施设计的原则,即基于目标的功能设计、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以及适度的科技技术含量等,并提出相应设计方法。第四章为城市滨水空间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的应用策略。在上一章提出的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从人、环境、设施三者角度出发,提出可行性的几点策略,即功能易知策略、设施通用策略、生态优先策略以及环境体验策略。对未来滨水空间公共设施的交互设计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设计建立人文关怀的思想,树立城市形象,对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起到推动作用。
[Abstract]:Taking the urban public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front as the backgrou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interactive design of waterfront public facilities. And cited the relevant discipline theory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and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the arrangement, the research and so on a series of activ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to be covered in the design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in urban waterfront space, and forms a set of verifiable and reasonable desig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guiding practice in the future. Waterfront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with strong spatial permeability, is the open space of the city, blending the ecosystem and artificial construction factors. This paper tries to create a harmonious waterfront space with the idea of interactive design, create a people-oriented humanistic atmosphere, ensure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hape the city ima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lif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re expound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je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projects of waterfront space and public facil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field of interactive design step by step,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cept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facilitie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design and urban waterfront facilit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active design and waterfront space public facil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design theory and design metho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ublic facilities is obtained and supported by relevant disciplin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applying the idea of interactive design to the design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 in waterfront space.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ve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space public facilities. By analyzing and extracting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design,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facility design under the concept of interactive design, that is, the functional design based on goal,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of users and the appropri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 etc.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interactive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space public facil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put forwar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eople,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feasible strategies, that is, function and knowledge strategy, general facility strategy, ecological priority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strategy. To guide and help the interactive 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waterfront space in the future, to set up the image of the city and to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rend of people-orient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idea of humanistic care.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玮锋;;福州城市滨水空间现状及其有机构建对策[J];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2 李建伟;;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历程[J];城市问题;2010年10期

3 胡静;许克福;;合肥市滨水空间使用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4 张目;;1843年以来黄浦江滨水空间变迁与产业发展机制的关系——基于城市滨水空间的双重组织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5期

5 郝静婷;;济南市老城区滨水空间浅析[J];城市建筑;2013年22期

6 卢文平;三峡库区移民城镇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04年06期

7 李敏;李建伟;;近年来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2期

8 余小虎;;城与水的有机联系——滨水空间与城市[J];重庆建筑;2006年05期

9 刘俊杰;龙明东;;城市滨水空间设计模式探析[J];山西建筑;2007年02期

10 黄建武;;浅谈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策略[J];山西建筑;200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昭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与利用方式的探讨——以北京城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许晓青;赵智聪;;基于文化类型的扬州滨水空间发展研究——以小秦淮河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李建伟;刘兴昌;;城市滨水空间评价方法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邵莉;张江;王超;尹艳伟;;城市沿黄滨水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研究——基于济南市项目实践[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兴茹;王东胜;;基于功能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A];第三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文博;佘高红;刘艺;;快速城市化地区滨水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吴江市北麻漾湖泊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卢姗;;三峡库区城镇滨水空间重塑策略——以万州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3年

8 王江萍;聂爽;;武汉市滨水空间通风适应性优化策略浅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工程防灾规划)[C];2013年

9 环迪;白劲宇;;精细规划重塑北京精明的滨水空间[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4年

10 段全猛;王法;裴东伟;;哈尔滨市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对策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章译 编译;凝聚甜蜜快乐的滨水空间[N];中国花卉报;2013年

2 组稿 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张帆 组版 汤莉;综合整治内河环境 打造城市滨水空间[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 陆旭岚 孟畴;城市河流及滨水空间开发初探[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武永清;科学规划 打造靓丽滨水空间[N];太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周晓方;运河两岸精雕滨水空间[N];无锡日报;2012年

6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曾任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副教授 周正楠;荷兰阿尔梅勒的滨水空间规划与雨洪管理[N];东方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郎小霞;城市滨水空间特色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兆亿;关注“情感”反应的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蔡朝阳;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3 侯博;北方城市滨水空间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冉冉;基于场所精神构建的中小城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5 苗玮怡;长江武汉沿线驳岸景观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张思琦;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7 王梓;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滨水空间研究与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郭媛;探析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与方法[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9 吴冠达;基于生态、文化、休闲耦合的奉化江滨水空间设计[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10 吕林忆(Lyu Linyi);新城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23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23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