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河谷坡度对岩体地应力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8-10-13 11:29
【摘要】:通过选取河谷坡高及谷宽作为引起坡度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FLAC3D计算程序,并结合河谷发育演化史,研究了坡度变化对河谷岩体地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谷底应力集中现象明显,呈现河谷区典型的"应力包"分布特征,应力集中区范围及最大主应力量值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2)谷坡上方浅部属于低应力区,最大主应力值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谷坡下方靠近坡脚附近的最大主应力值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3)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在河谷不同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坡度越大,差异越明显。最后,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阿达坝区为例,对坝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及合理性。
[Abstract]:By selecting the height and width of the valley slope as the main factors to cause the slope change, the influence of the slope change on the magnitude, dir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ock mass stress in the valley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FLAC3D calculation program and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valle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valley is obvious, showing the typical "stress package" distribution in the valley, the range of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zone and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valu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lope, 2) the shallow part of the valley slope belongs to the low stress zone,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valu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lope, and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value near the foot of slop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lope. 3) the distribution of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valley, and the bigger the slope is, the higher the value of principal stress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difference is. Finally, taking the we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situ stress field in the dam area are analyzed, which further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and rational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200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025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174190)
【分类号】:TU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成轩;孙炜锋;张春山;吴树仁;彭华;孙叶;;深切峡谷地区地壳浅表层地应力状态变化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2 朱焕春,陶振宇;地形地貌与地应力分布的初步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01期

3 朱焕春,赵海斌;河谷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199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喜峰;尹健民;李永松;王法刚;;引汉济渭工程黄三隧洞地应力测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2 张奇华,钟作武,龚壁新;施加边界位移产生纯剪应力及反分析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02期

3 周洪波;付成华;;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在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地应力反演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6期

4 景锋;尹健民;陈昊;艾凯;;考虑复杂地质成因的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09期

5 高强,郭杏林,杨海天;遗传算法求解粘弹性反问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孙礼健;朱元清;尹继尧;;断层对钻孔地应力测量影响的初步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3期

7 黄锋;赵兵;韩刚;;基于硐壁应力恢复法的深切河谷岸坡浅表生改造带应力测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3期

8 许英姿,陈加红,葛修润;罗湖断裂带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J];地质科技情报;2005年S1期

9 王学潮,郭启良,张辉,刘振红;青藏高原东北缘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J];地质力学学报;2000年02期

10 阚兴;陈宫;程孝海;;地形条件对大安山井田地应力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祁生文;伍法权;;高地应力地区河谷应力场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马斌;戚蓝;郭磊;;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及遗传算法的初始地应力场反演[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3 孟国涛;徐卫亚;石安池;;基于3DEC的河谷地应力场模拟[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周泉;;兰渝线西秦岭特长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危害[A];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伟强;官地水电站地下厂房分段开挖性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鹏;金川二矿区深部地应力测量及应力状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黄吕卫;玛尔挡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工程地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佳;大岗山水电站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快速反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孙晓光;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应力测试与反演[D];重庆大学;2011年

6 许文龙;三向压力盒地应力测试与反演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静;锦屏水电站地应力场回归分析与坝肩槽开挖高边坡稳定性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8 刘元坤;工程区域岩体应力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戚海燕;锦屏水电站隧洞围岩初始地应力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王军;基于GIS的深圳罗湖建成区断层稳定性评价系统与方法[D];河海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玉中,李攀峰;两种典型河谷应力场应力分布特征对比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2年03期

2 谭成轩,孙叶,王连捷;地应力测量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地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陈家庚,曹新玲,李自强;水力压裂法测定华北地下深部应力[J];地震学报;1982年04期

4 朱焕春,,陶振宇;不同岩石中地应力分布[J];地震学报;1994年01期

5 陈红旗,黄润秋;反倾层状边坡弯曲折断的应力及挠度判据[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3期

6 朱焕春,陶振宇;地形地貌与地应力分布的初步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01期

7 陶振宇,杨子文;地应力——岩体性状的一个主要因素[J];水利学报;1982年10期

8 张有天,胡惠昌;地应力场的趋势分析[J];水利学报;1984年04期

9 孙世宗,李立球,李方全;二滩电站的地应力测量[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4年02期

10 徐则民,黄润秋;沟谷的隧道效应[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国荣;;云南某水电站地应力场反演及其分布规律研究[J];红水河;2009年05期

2 姚瑞;杨树新;周俊;米琦;;某水电站地应力场数值模拟与工程区稳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2期

3 刘亚群;李海波;裴启涛;于崇;罗超文;杨风威;;深切河谷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12期

4 张乐文;张德永;邱道宏;;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地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5 王颖轶;李科;黄醒春;;基于地应力实测值的断层构造区域地应力场有限元回归反演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6 马启超,戚蓝;龙羊峡坝区三维地应力场及其断裂带机制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7 朱焕春,赵海斌;河谷地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1996年05期

8 孙祥,杨子荣,赵忠英;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地应力场特征[J];岩土工程技术;2005年05期

9 赵德安;陈志敏;蔡小林;李双洋;;中国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10 屈儒;方海艳;徐建闽;;引黄入晋工程深部地应力场及其影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启超;王大年;;鲁布革水电站厂区区域地应力场有关的若干力学问题[A];第一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及模型试验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2 王金安;袁海平;李飞;;边坡地应力场反演与重构方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张欣;李术才;;考虑天然渗流场影响的地应力场反演回归分析及应用[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刘允芳;龚壁新;钟作武;肖本职;;三峡水利枢纽船闸区地应力场初步探讨[A];地应立场测试及其应用论文集[C];1991年

5 肖本职;;线路工程的地应力场特征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薛玺成;王大年;王伟;;岩体初始地应力场研究的新进展[A];岩石力学新进展[C];1989年

7 蔡美峰;熊顺成;乔兰;陈桂忠;于波;;新城金矿三维有限元地应力场反分析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8 冯紫良;程鸿鑫;;小湾水电站枢纽区域地应力场三向回归分析[A];地应立场测试及其应用论文集[C];1991年

9 白俊光;李蒲健;;拉西瓦水电站坝址区高地应力场三维数值反演分析[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青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攀峰;张倬元;刘宏;崔长武;;某水电工程坝区地应力场综合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梁瑶;深切河谷地区的地应力场研究和高边坡稳定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群嶷;大庆油田三维地应力研究与低渗油气资源经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胡明星;卫星遥感和GIS支持下矿区地应力场的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999年

4 景锋;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科;地应力场多元线性回归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2 袁风波;岩体地应力场的一种非线性反演新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3 杨静;锦屏水电站地应力场回归分析与坝肩槽开挖高边坡稳定性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4 汪伟;深部三维地应力场混沌反演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4年

5 于秀勇;水电厂区地应力场反演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D];山东大学;2009年

6 张宁;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发育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李毓;现今地应力场特征与评价——以川西坳陷中部侏罗系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8 刘英;亚碧罗水电站坝址区地应力场反演与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郑文海;地应力分布规律的FLAC~(3D)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攀峰;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坝区地应力场及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本文编号:2268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68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