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直剪条件下碎石集料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8 12:41
【摘要】:针对3种不同粒径的碎石集料进行垂直压力分别为50kPa、100kPa、150kPa以及200kPa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分析直剪条件下碎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碎石材料直剪试验的颗粒流模型;通过对比室内试验结果,对模型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直剪过程中碎石之间的作用力及位移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碎石集料的抗剪强度也在不断增加,其抗剪强度包络线可表述为幂函数型式;所选取各级垂直压力作用下,垂直压力越小,剪胀越明显;在选定的碎石粒径范围内,相同垂直压力下的集料抗剪强度以及压缩量随着粒径的增加而增加,而表征摩擦角则减小;直剪过程中碎石材料的体应变体现出不均匀性。
[Abstract]:Three kinds of aggregate aggregat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were tested with vertical pressure of 50kPa100kPa150kPa and 200kPa respectively.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rushed stone under direct shearing we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cle flow model of direct shear test of crushed ston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PFC3D, and the mesoscopic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are calibr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tests. On this basi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action force and displacement between the crushed stones in the direct shear proces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vertical pressure, the shear strength of aggregate is increasing, and the envelope of shear strength can be expressed as power function, the smaller the vertical pressure is, the more obvious the shear expansion is. At the same vertical pressure, the shear strength and compression amount of aggregat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article size, but the characteristic friction angle decreases, and the volume strain of gravel material shows inhomogeneity in the direct shear proces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081,51378057)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012CB026104)
【分类号】:TU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堪良,张慧莉,骆亚生;堆石料的剪切强度与应力 应变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2 全晓娟,李宁,李国玉;青藏铁路碎石路基最佳粒径的数值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3 徐文杰;胡瑞林;岳中琦;张瑞;王国良;;基于数字图像分析及大型直剪试验的土石混合体块石含量与抗剪强度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4 吴剑;冯夏庭;;高速剪切条件下土的颗粒流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1期

5 丁秀丽;李耀旭;王新;;基于数字图像的土石混合体力学性质的颗粒流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吴青柏;赵世运;马巍;刘永智;张鲁新;;青藏铁路块石路基结构的冷却效果监测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7 贾学明;柴贺军;郑颖人;;土石混合料大型直剪试验的颗粒离散元细观力学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9期

8 穆彦虎;马巍;孙志忠;刘永智;;青藏铁路块石路基冷却降温效果对比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S1期

9 周剑;张路青;戴福初;闵弘;;基于黏结颗粒模型某滑坡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10 邵磊;迟世春;张勇;陶警圆;;基于颗粒流的堆石料三轴剪切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远明;张明义;喻文兵;李双洋;;封闭块碎石层最佳降温粒径的室内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2 程国栋;孙志忠;牛富俊;;“冷却路基”方法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6年06期

3 杨丽君;孙斌祥;刘琦;徐祖;;碎(块)石路堤孔隙空气对流运动的Darcy定律适用性[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4 吴青柏;刘永智;于晖;;青藏铁路普通路基下部冻土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5 于晖;吴青柏;刘永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长期监测系统[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6 冯广利;;我国冻土路基工程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冰川冻土;2009年01期

7 俞祁浩;钱进;吴青柏;张建明;崔伟;谷伟;;青藏高等级公路试验工程设计研究[J];冰川冻土;2009年05期

8 李东庆;常法;张坤;房建宏;徐安花;;青藏公路黑马河试验段碎石垫层路基工程效果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9 俞祁浩;钱进;游艳辉;胡俊;郭磊;;块石路基对流特性实验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10 俞祁浩;谷伟;钱进;张建明;潘喜才;;多年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建设面临问题分析[J];公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光;张丙印;于玉贞;孙逊;;不同应力路径下粗粒料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国玉;李宁;牛富俊;喻文兵;石磊;毕贵权;;高温冻土区开放新型复合护坡路堤热稳定性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马巍;张鲁新;吴青柏;;利用不同块石路堤结构调节其下伏冻土不均匀温度场的作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周剑;张路青;戴福初;闵弘;;基于黏结颗粒模型某滑坡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数值模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榕;土工格栅加筋特性及其加筋结构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秦尚林;巨粒土高路堤压实控制与力学性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4 马辉;片碎石护坡结构维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的作用机理和适应性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段东明;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区冻土湿地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汝恒;巨型框架结构—筏基—砂卵石地基的静动力共同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刘畅;土压平衡盾构密封舱压力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郑志明;三峡库区公路碎石土路基渗流弱化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卫振海;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芳;博牙高速公路岛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沉降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佳梅;新型块石护坡的降温效果与冷却机理数值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闫勋念;粗粒土力学特性三轴试验与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徐连军;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与片石护道路基地温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梁彬;粗粒土复杂应力路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张如林;模拟大坝实际应力路径下堆石料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崔富强;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路基与桥涵基础地温特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献礼;西南山区冰川堆积物的工程地质特性及灾害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8 李国莹;细观非均质岩石材料的力学及变形性质数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冯樊;岩土材料拉伸强度仪研制与虚拟力学性能仿真[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邵帅;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的FEM-DEM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国栋,何平;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2 冯文杰,李东庆,马巍,张鲁新;不同边界条件对多年冻土上限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4期

3 马巍,程国栋,吴青柏;多年冻土地区主动冷却地基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4 窦明健,胡长顺,何子文,张永清;青藏公路多年冻土段路基病害分布规律[J];冰川冻土;2002年06期

5 孙斌祥,徐,

本文编号:2279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79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c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