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基于典型作业工况的串联式电传动推土机功率跟随控制策略

发布时间:2018-10-20 16:29
【摘要】:为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推土机的燃油经济性,研究动力传动系统的能量分配策略。分析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动态工作特性,通过台架试验建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模型、油耗特性模型和发电机的效率特性模型;通过超级电容的电阻串并联模型结构分析,建立超级电容的动态工作模型,设定荷电状态的安全工作范围。基于台架试验及模型获得的发动机最佳燃油消耗曲线,提出一种最佳燃油消耗曲线的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研究推土机的典型作业工况,在典型作业工况下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阐述超级电容的荷电状态及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并与传统机械传动结构的原型机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转矩、油耗和加速踏板位置变动等参数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推土机典型作业工况下,采用最佳燃油消耗曲线的功率跟随控制策略与原型机相比,节油率达13.1%。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of series hybrid bulldozer,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s studied. The dynamic working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 and generator are analyzed, the dynamic output characteristic model, fuel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model and efficiency characteristic model of generator are established by bench test, and the structure analysis of resistance series and parallel connection model of super capacitor is carried out. The dynamic operation model of super capacitor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afe working range of charge state is set up. Based on the optimal fuel consumption curve obtained from the bench test and the model, a power following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optimal fuel consumption curve is proposed. The typical working condition of bulldozer is studied,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simulated under typical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the charge state, voltage and current of super capacitor are expounded. The parameters of engine speed torque fuel consumption and acceleration pedal position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proto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ypical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bulldozer, the power following control strategy using the optimal fuel consumption curve can save 13.1 percent of fuel compared with the prototype machine.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机械工业出版社;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G04B02)
【分类号】:TU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英;崔兆伟;孙逢春;刘波澜;黄千;;履带车辆电传动发动机—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开发研究[J];兵工学报;2007年01期

2 张臣;陈杰;;车用超级电容器应用设计[J];电源技术;2006年09期

3 胡传正;魏彬;;电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工程机械;2011年08期

4 张艺莎;王普琰;;混合动力工程机械关键技术探讨[J];工程机械文摘;2011年04期

5 宋晓鑫;;工程车辆传动系统建模与仿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晓英,于秀敏,李君,吴志新;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2期

7 黄万友;程勇;李闯;张笑文;王宏栋;;纯电动汽车驱动电动机系统效率模型的试验[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吴志伟;张建龙;殷承良;;混合动力汽车用混合能量存储系统的设计[J];汽车工程;2012年03期

9 孙尚志;郝东辉;孙骏;;电—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建模与仿真[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海;付淑丰;应丽菲;;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J];北京汽车;2008年06期

2 王领辉;李孟良;徐达;;混合动力客车排放测试及分析[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年04期

3 欧健;张勇;陈宝;邓国红;张志远;;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进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昕;姜继海;于安才;;串联式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车辆功率管理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5 赵玉慧;袁东;庞宾宾;;基于CAN总线的电传动试验平台分布式控制[J];电气自动化;2012年05期

6 蔡顶春;杨士敏;韩杰;;履带推土机混合动力技术研究[J];工程机械;2012年12期

7 楼狄明;曹卢;宋业栋;谭丕强;胡志远;;串联式混合动力推土机控制策略的优化[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3年02期

8 丁乔;涂群章;严骏;陆影;郑烨;张恒根;;电驱工程装备中PMSM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J];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08期

9 刘斌;王志福;;履带车辆动力系统发展综述[J];四川兵工学报;2014年01期

10 宋强;曾普;王红;;串联电传动履带推土机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安东;基于混合系统理论的混合动力客车控制策略和参数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钫;面向产品工程化的混合动力客车设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昕;静液传动混合动力轮边驱动车辆节能与控制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石荣玲;装载机并联液压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王玮;液压混合动力车辆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国洪;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曹珊;基于CAN总线的混合动力汽车辅助动力单元系统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孔治国;电动客车用超级电容器组动态均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肖清;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与参数匹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孙辉;二次调节静液传动车辆的关键技术及其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为琛,孙逢春;混合电动汽车的技术现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1年04期

2 李壮志,曹玉坤,尹宏俊;装甲车辆电传动设计方案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年01期

3 李忠学,陈伟,陈杰,彭启立;牵引型碳基超级电容自放电机理[J];电池;2004年05期

4 石庆升;张承慧;崔纳新;;新型双能量源纯电动汽车能量管理问题的优化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08年08期

5 李荐,钟晖,钟海云,戴艳阳,温俊杰;超级电容器应用设计[J];电源技术;2004年06期

6 彭武,张俊智,卢青春;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控制策略的仿真[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7 路红伟;吴艳茹;施江天;张邦成;庞博;贾菲;;基于LabVIEWRT的汽车离合器从动盘检测系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庆年,曾小华,王伟华;混合动力技术在军用汽车上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1期

9 赵宏伟,陈鹏,刘大有,王庆年;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嵌入式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3期

10 黄妙华,金国栋,邓亚东;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先导车的研究开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漠作业新主力[J];建筑机械;2011年12期

2 王国彪,支开印,徐晓东,,杨成康;装载机极限收斗作业工况的优化确定[J];建筑机械;1994年06期

3 刘群;内燃侧面叉车作业工况对性能参数的影响[J];起重运输机械;1990年01期

4 陈静;强夯机吊臂的改进[J];工程机械;1996年09期

5 ;新品速递[J];工程机械文摘;2012年04期

6 周之希;覃忠平;;沙地作业装载机的适应性改进[J];装备制造技术;2013年09期

7 李会刚;张海;张继选;;起重机双钩同步作业显示器的检修[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1年02期

8 姜家骏,尹志良;475C-2型汽油机[J];起重运输机械;1988年01期

9 宋强;曾普;王红;;串联电传动履带推土机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南基信;;装载机的经济牵引工况分析[J];建筑机械;198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庆强;朱胜昌;甘锡林;;浮船坞作业工况强度安全性评估[A];七届更迭 三十回眸——第七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郭付友;常剑波;;拖拉机加载试验台浅谈(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林;装载机选购要坚持两个原则[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连成;工程驳船自存及作业工况下的运动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2 陈丰峰;装载机行驶液压传动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83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83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