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9 15:54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从理论化学的角度,研究两种共聚单体的自由基活性差异以及结构单元间存在的结合方式等问题。运用自由基共聚合理论,通过对合成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以及添加剂用量实验的选择,,得到对水泥浆体初始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最佳的标准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条件。在标准聚羧酸减水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羧酸密度和引入不同功能基团得到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采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旋转粘度计等,研究掺加不同羧基密度和功能基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剪切应力、表观粘度以及其它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借助水泥水化放热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掺不同羧基密度和不同功能基团的聚羧酸减水剂对新拌水泥浆体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和放热量、水泥水化产物以及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作用机理。
[Abstract]: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the difference of free radical activity between two comonomers and the binding mode between the two comonomers were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oretical chemistr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synthesis of standard polycarboxylic acid water reducer for the initial dispersity and dispersion retention of cement paste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the selection of additive dosage. Based on the standard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a serie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water reducers were obtained by changing the carboxylic acid density and introducing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The structure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was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gel chromatography. The effects of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with different carboxyl density and functional group on shear stress, apparent viscosity and othe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fresh cement paste were studied by rotating viscometer. With the aid of cement hydration exothermic tester and X-ray diffractometer, the hydration heat release rate and heat release of fresh cement paste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with different carboxyl density and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hydration products and early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528.0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西萍;;复配型早强减水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4期

2 刘才林;任先艳;杨海君;张海全;;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结构变化研究[J];混凝土;2011年05期

3 王可良;刘玲;;聚羧酸减水剂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影响水泥初期水化浆体温升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8年02期

4 张艳丽;杨凤祥;单铁军;;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与陶瓷原料的适应性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05期

5 张凤华;王自为;赵婷婷;裴继凯;;MA-APEG-AM三元共聚减水剂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5期

6 杨勇;冉千平;张志勇;刘晨;江姜;;原位聚合酯化法制备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J];江苏建筑;2011年04期

7 冯中军;傅乐峰;沈军;季春伟;俞明辉;郑柏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J];化学建材;2006年02期

8 岳鹏飞;;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及生产工艺[J];河北化工;2010年07期

9 温庆如;方云辉;蒋卓君;陈小路;柯余良;郭秋容;林添兴;;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与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2期

10 张歆;周立明;夏咏梅;;四元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龙龙;刘治华;;聚羧酸减水剂与早强剂复配效应的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雷西萍;;聚羧酸减水剂对不同粒度矿渣掺合水泥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艳丽;杨凤祥;单铁军;;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与陶瓷原料的适应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10年

4 李顺;;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季亚军;韦江雄;余其俊;;聚羧酸减水剂在不同胶凝材料上的吸附分散作用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妮;韦江雄;余其俊;马天从;郑建;吴永斌;;一种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方云辉;于飞宇;;磺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及其接枝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玲玲;;聚羧酸减水剂对钢纤维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焦健;唐倩;郝利炜;;MPEG在酯化过程的降解和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影响[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亚丽;王子明;Dominic Yeung;;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研究与工程应用——第三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强;武汉格瑞林建设年产30万吨聚羧酸减水剂项目[N];中国建材报;2010年

2 辽宁科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姜艳 金凤龙 刘鑫;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的合成及其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9年

3 记者袁岚;第三届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刘克;辽宁科隆举办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技术研讨会[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可心;湖北统领科技集团年产二千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合成生产线投产[N];中国建材报;2011年

6 北京东方新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黎思幸;封端醚型系列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程超;中建商混公司外加剂厂科技创效200万元[N];中国建材报;2009年

8 尚品杰;上海台界推出改性聚醚新产品[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许汉平 何学云;中建商砼半年获专利17项[N];中国职工科技报;2011年

10 程超;中建混凝土公司外加剂厂向科技进步要效益[N];中国建设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治华;不同羧基密度与功能基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麻秀星;高固含量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治猛;新型水性高分子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谭洪波;功能可控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彭雄义;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韩松;石膏与碱金属硫酸盐对减水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影响机理[D];清华大学;2012年

7 孙海燕;从微结构形成与劣化机理研究水工混凝土粉煤灰临界掺量[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杨婷婷;基于集料功能设计的水泥石界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响;复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与浆体微观结构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吴明慧;核电站模拟含硼中低放废物的水泥固化技术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群;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与制备[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季亚军;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结构表征及其与胶凝组分的相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万煜;硫酸盐影响聚羧酸减水剂与混凝土组成材料相容性的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傅承飞;聚羧酸减水剂的保坍性能及其构性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明孝生;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吴娇颖;低引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7 张歆;四元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D];江南大学;2011年

8 李国松;醚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张妮;减缩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与作用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磊;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研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8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298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7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